“皇上!”訥親有些不解的道:“沒有城牆便無從防禦,夜晚北京城各門關閉,與城外之地便斷絕了一切交通,那裏就是建了再多的房子不也仍舊是關廂?”
“萬裏長城最終也沒能擋住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黃越道:“北京的城牆高大堅固,李闖的軍隊不是照樣打了進來?”
“還是那句老話,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朕不但不會靡費銀兩去修那城牆,而且還要把城門打開。”
“等那三麵的外城建起了相當的規模,朝陽、阜成、安定這三個門晚上就不再關閉。”
“隻要不是因緊急情由而施行的靜街或宵禁,無論晝夜任由百姓出入。”
“啊?”聽了這話,張廷玉先就有些慌了。
他急道:“皇上是說不但擴大後的外城不再修城牆,連內城的三麵城門也要晝夜敞開?這可是北京建城以來從未有過的事!”
“內城裏不僅有各親王、郡王的府邸,還有大清門,哦對了!現在改稱中華門了。”
“中華門兩側的千步廊都是朝廷各部院的衙署,還有戶部的銀庫,城東更有全北京城的人賴以活命的六大糧倉!”
“如果把內城的城門晝夜都敞開,萬一有了危急之事,那後果實是難以相像!萬望皇上三思!”
“朕倒沒覺得這事有那麼嚴重,”黃越緩緩的道。
“就如訥親所言,城外建了再多的房屋,一到晚上就被悉數關在了城外,這無疑表明朝廷依然沒有把那些地方視為北京城裏,仍舊當它是關廂。”
“不僅順天府的吏員會疏於治理,百姓們也必然會覺得城外之地低人一等,寧肯擠在城中也不願去城外。”
“到時城外仍舊隻是遊民閑漢、凶徒無賴的聚集之地,而北京城人滿為患的現狀得不到絲毫緩解,咱們不是白說了這麼多?”
“朕不相信會有叛軍攻進北京城來,要提防的無非就是匪盜罷了。”
“吳鏡湖!劉延清!朕問你們,城門打開後,步軍統領衙門和順天府的按察署能不能保證北京城內外的安全無虞。”
“回皇上,”吳波道:“盜賊畢竟沒生出翅膀,就是在城內做下了案,要外逃也無外乎有幾條道路和一條運河水路,現在又加上一條鐵路。”
“鐵路和水路是極易管製的,隻要再加強幾條道路的盤察,想是不會有什麼問題。”
“混出去個把人也許可能,但若是想攜著贓物蒙混過去隻怕是難上加難!”
劉統勳也道:“臣同吳大人一樣的看法,畢竟隻有三個城門,真要有大事發生,立即知會守城的兵丁關了也來得及。”
“順天府按察署再補進一些巡捕,增加夜裏巡察的人手,各有司衙門及要緊的倉儲之地也有自身的防範。”
“再規定夜晚三個城門的行人可以自由出入,如攜帶包裹、貨物需接受查驗,這樣就不致有失了。”
“你們兩個這麼一說,張衡臣就該放心多了!”乾隆笑道。
“就這樣定下來,把內城東、西、北三麵的關廂之地都清理出來,有房地契的房屋予以保留。”
“如果因統一規劃需要拆掉的,可以作價收購,也可以用房屋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