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信的是,隨著功能的完善和增加,超級係統的體積以後肯定會越來越龐大,這和計算機中的操作係統是同一個道理。最初的那些操作係統,由於完成的功能非常簡單,隻要一張軟盤就可以完全保存下來,而現在,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需求,操作係統的體積持續增加,以微軟的操作係統來舉例,其中WindowsVista操作係統的體積達到最高值,超過4G,這還是在沒有安裝多少軟件的情況下,當然,微軟也意識到了這個嚴重問題,在後來的Windows7內核中,采用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將體積大大縮小了。
如果韓風不升級超級係統的底層架構,按照現在這種情況,一直這麼下去,那麼可以預料到,不久的將來,超級係統很快就將陷入崩潰的邊緣,而且那個時候,韓風要想再動大手術,困難度要比現在大得多。
並且,韓風還注意到,超級係統還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從而可能產生某種不能預料的變化,怎麼預防和處理這些意外的幹擾因素,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韓風確定了幾個指導性原則。
首先,超級係統要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內核,並且這個內核能夠持續升級,升級起來要很方便,最好不要影響到已經存在的那些程序,而超級係統現在還沒有內核這樣的說法。
其次,可擴展性要大,添加某個功能的時候,不能因此而去改動太多的地方,最好實現插件式管理,需要用可以裝載上去,不需要則直接禁用或者卸載,即實現模塊管理模式。而且,就算其中的一個模塊失效,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性能。
另外,安全性也是一個重點,要能夠緊急應對一切突發狀況,針對這些狀況自行進行判斷,處理,絕對不允許造成係統崩潰。死機問題肯定要盡快解決,另外,韓風也不能確定,還有沒有其他外部因素能夠造成係統崩潰,這種心中沒把握的感覺非常不好。
現在,這個版本的超級係統裏麵,模塊之間的相互獨立性非常差,各個功能模塊之間耦合程度高,相互交叉,各自影響非常大,這是一種非常簡陋的結構,給升級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可以說,現在的超級係統,就和以前的DOS操作係統一樣,非常簡陋,係統中的各個部件混雜在一起,不分彼此,隻能完成很簡單的功能。
而且,超級係統的誕生也和DOS類似,隻是由很小的實驗性項目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剛開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這麼多。
現在,DOS型超級係統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韓風決定要將其升級,升級到更為高級的版本。
韓風現在腦中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設計,畢竟他以前曾領導過軍方的不少項目,在這方麵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他的最初草稿是,采用計算機設計中的分層思想,將超級係統初步分為四層,分別為:身體層,抽象接口層,內核層以及應用程序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