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聞教授到底去哪裏了?
李珊珊提供的資料非常有限,根據她所說的話,韓風初步確定李仲聞教授應該是參與國家的某個研究項目去了,也隻有這樣才能解釋李教授為什麼毫不猶豫就答應,並且很快就辦好手續。
韓風將筆記本打開,坐在電腦前想了一會兒,思考如何著手查找李仲聞教授的去向。
隻根據這麼點線索,要將一個人從中國這麼大的地方找出來,的確有一定難度,但也並不是沒有一點辦法,當然,這其中也要有點運氣成分。
李教授是一個神經科學領域方麵的專家,突然來找上他,難道是因為他上次發表了那篇有關神經脈衝方麵的論文?
韓風這樣想著,連上了網絡,然後開始進入各大科學研究院的有關數據庫,查找最近是否有和神經科學有關的科研項目。
這樣搜了一段時間,韓風突然想到,李仲聞教授這次這麼保密,連自己的女兒都沒有告訴,參與的項目應該不會這麼簡單,至少在公眾網絡上能夠找到蛛絲馬跡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
於是,他轉而進入中**方網絡,進入軍工機構的一些數據庫查找有關資料。
由於前世的他,一手負責了整個軍方內部網絡的建設工作,所以他對整個網絡的架構了解得非常透徹,這麼多年過去,雖然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和改進,但是整體的架構卻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依然還是那個樣子。韓風在心中感歎軍方在這方麵的建設實在是緩慢,居然過了這麼多年,依然沒有改變整體的網絡拓撲結構,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畢竟這麼多年過去,高手經過不斷地探測,推斷,是極有可能將整體機構給完出來的——如果對方有這個毅力的話。
韓風找遍了包括航天工業、兵器工業、核工業等十二個領域的所有軍工研究機構,但是卻沒有發現一個和神經科學有關的研究院所,甚至連生化武器的研究都沒有看到。
不過,韓風卻知道,這方麵的研究肯定是有的。隻不過可能沒有像這些軍工一樣,明確地成立專門地研究院所或者實驗室,畢竟隱藏的實驗室。在整個研究體係中,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考慮到保密性地因素。有關這方麵的資料。都沒有錄入軍方網絡。
要想再從這麼多研究所和實驗室中去尋找資料,顯然是不現實的。韓風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更何況。其中還有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有用資料的概率。
這條路行不通。隻能換一條。
韓風再次回到了原點。
他用右手捋著自己下巴處長出來地幾根稀疏地胡須,思考著另外可行的途徑。
他將焦點放在李教授身上。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
因為要從網絡上來調查他地所在地,所以隻能去思考那些他身上有可能和網絡有關的設備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韓風首先想到地是手機,如果李教授之前還帶在身上並且開機的話,那直接利用移動或者聯通公司地信號指示區域,就可以直接查出來他在什麼地方。
當然,韓風也知道,這個條件顯然已經不符合了,李珊珊這麼擔心他,肯定是因為聯係不上了的原因。
不過,韓風依然入侵了李教授手機所屬的運營商中國電信的數據網絡,因為他想看看李教授在離開家之前,到底和那些人聯係過了,如果對方在上門之前就已經和他打過電話,那線索就明朗了。
於是,韓風給李珊珊發了一條短信,向她詢問李教授的手機號碼。
李珊珊很快回複了,顯然,她對韓風要手機號碼感到很奇怪,在短信中,她還說明了,李教授的手機,在他離開當天就已經打不通。
因為考慮到事後需要查詢相關花費記錄等方麵的原因,中國電信會將顧客的通訊記錄保存很長的時間,基本上一張電話卡在注銷之前,所有數據都是有記錄可查的,這就給韓風查詢李教授的通話記錄提供了方便。
在韓風眼中,中國電信的網絡簡直漏洞百出,他當場就可以想出至少上十種方式,輕鬆入侵進入對方的數據庫係統,並且還絲毫不會驚動他們的安全防衛警報,事實上,韓風在前世的時候,就曾經匿名接受過中國電信的委托,替他們檢測網絡安全方麵的漏洞,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提前撤銷了這次委托,因
當時建議他們完全重新設計整個網絡結構,否則,無丁,都還是有可能被攻破,事實上正是如此,韓風當時提供了好幾個高風險的漏洞,其中任何一個泄漏出去,都將給電信帶來巨大的損失。可是這種大手術,豈能說動就動的,沒有任何一個高層能夠擔下這個責任,最終,他們隻能維持現狀,使用了一些間接的防禦手段來隱藏和緩解這些漏洞,並且給了“嶽風”一筆巨款,算是封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