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客王喜雙手捧著竹簡,快步走到皇帝跟前,雙膝跪下,隨即呈給皇帝月氏國書。
嬴胡亥看罷,不由冷笑:“有意思,這月氏國王呈上國書,願為我大秦藩籬,侍奉我大秦為宗主國。甚至還厚顏無恥的請求朕加封他為月氏王。”
典客王喜拱手道:“陛下,月氏使團也已經抵達鹹陽城驛站。”
嬴胡亥看了一眼還跪在地上的王喜,頷首道:“起來吧,讓他們等幾天,一來就召見,他們月氏人還真以為朕閑著沒事做的。”
“那臣先行告退。”
嬴胡亥嘴角微翹:“急什麼?你父為我大秦老臣,執掌右丞相職務多年,盡心盡力,今日朕宮中無事,就去你家走走。”
王喜麵露大喜之色:“陛下蒞臨臣家中,實乃天幸!”
帝輦上,嬴胡亥麵無表情,心中卻開始琢磨起來一個事兒,這事兒也是他今天忽然見到九卿之一的典客王喜,這才發現的。
雖說三公九卿,有一些官職沒有任免具體官員,但大部分官員,幾乎都是朝堂上的貴胄。
諸如蒙氏一族、李氏一族,王氏一族則又分為王琯和王離兩家。
尤其是馮家,馮劫為禦史大夫,馮劫的兒子馮去疾,曾經一段時間取代王綰,為大秦右丞相。
毫不誇張的說,大秦朝堂之上,隻怕都找不出比馮家更為顯赫的家族了。
勞資為丞相,兒子為禦史大夫,一門兩公侯!
哪怕現在馮去疾撤下來了,依舊是九卿之一的宗正,身份依舊顯赫。
其餘朝臣的子嗣親朋,則多為九卿之下的下屬官員。
那這豈不是說,諾大的朝堂之上,更像是一張關係網?
嬴胡亥輕笑一聲:“看樣子,科舉製應該提前問世了,隻是這科舉製問世之前,朕覺得有必要先把紙張弄出來。
如此,我大秦子民受才能都接受教育,科舉製度也才有了生長的土壤。”
“那麼……這件事情找誰來做?”嬴胡亥思索了片刻,隨即眼前一亮:“有了,可以先這樣!”
不知不覺間,嬴胡亥就已經到達右丞相王綰府邸。
此時的官員府邸,前半部分為辦差之所,後半部分為居住生活之所,哪怕是鹹陽城中,也就如此,隻有到了後世,方才徹底分開。
當然,鹹陽宮中,也設置有皇帝和大臣們處理國事的大殿。但大多數時候,官員依舊在各自府邸辦差,十日一朝會,如有特殊事項,可直接求見皇帝。
或者皇帝有什麼事情,直接召見響應的官員。
這樣令辦事效力頗為地下,而且皇帝一人雖說集權在身,可卻非常勞累。
王綰聽得皇帝駕臨,急忙外出迎接。嬴胡亥隨意看了看官署,便直接來到了王綰後府。
王綰奉茶,跪坐在嬴胡亥身側,王綰之子王喜,也一並跪坐在王綰側後方侍奉著。
“昔年,丞相朝議,和李斯爭執郡縣製,還是分封製,朕今日前來,還想聽一聽丞相對於這兩種製度的看法。”嬴胡亥虛幻一言,故意引出一個話題來。
王綰摸不準皇帝是什麼意思,便如實道:“臣以為,自周代開始,分封製成為聯係血親關係,宗族大宗小宗的極好辦法,也便於開疆擴土。
遙想當初紂王無道,天下起而伐滅,周朝遂而占有天下。
隻是那個時候的天下疆域,和我大秦的疆域比起來,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主要歸功於分封製度,諸王擁有土地和軍隊,大肆開疆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