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所言過了,雖說南鄭確實是為賊軍所占領,所盤踞,更是一度成為了賊軍都城所在。
但是,南鄭之中的人,卻也同樣是我大秦子民啊!”
尉隱含笑著說道:“所以,微臣反而認為,威懾的手段要有,但是直接殺戮,恐反而不美。
不如一邊以兵鋒威懾,一邊派遣使者,前往南鄭,勒令陳濞和武儒二人投降。”
李由拱手道:“尉大人所言,頗為有理!”
蒙炆也拱手道:“陛下,臣也覺得此種辦法不錯,正所謂之大棒加蜜棗,便是如此,也不用擔心那陳濞和武儒二人,不開城歸順。”
嬴胡亥微微頷首,遂而沉吟道:“虞子期即刻提兵三萬,為先鋒軍。
朕與白起,還有諸將,一並裹挾大軍後至。
往後邊傳令,著公子狐和東領軍,加快行軍速度!”
“得令!”
當下,虞子期率領大軍,直奔南鄭而去。
一並攜帶走的,還有項他的勸降書。
再說這項聲軍,一路上蠻橫前行,直接就來到了定軍山。
項聲按住大軍的鋒芒,散布出去斥候軍,結果未曾發現陳濞、武儒二人的大軍,倒是發現了大軍駐紮此地,做飯留下來的灶。
項聲差人清點了一下,發現火灶的數目,到是和那元頃所說的萬餘人,正好可以的對上,,這倒也是思量起來,元頃這死鬼,這一點倒是沒有騙自己。
“而今看來,陳濞和武儒兩人,必定是畏懼我軍鋒芒,故而直接退回到了南鄭城中去了。”
丁公沉吟著說道:“若是如此的話,末將願意請命,率軍攻城,不出半日時間,必定可以拿下南鄭來。”
“南鄭乃是漢國都城,城池高大,城防堅固,不可小覷之。
再者,你我都是從裏邊走出來的人,南鄭若何,尚且不清楚嗎?”
項聲語重心長的說道,生怕丁公和朱雞石這個時候
雖說陳濞和武儒二將,確實是隻有萬餘人守城,但是同樣不可小覷了。”
項聲說道,顯然是否定了功臣的做法。
現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久攻不下,則大軍必敗無疑。
朱雞石卻道:“末將也有一計策,我軍大可以直接繞開南鄭,然後直插成固!
到時候,豈不是讓陳濞和武儒兩人,直麵秦國兵鋒?”
“此舉,恐怕也是有些不妥的。”項聲搖頭道:“我們可以這樣做,直接饒過南鄭,不理會城中的陳濞和武儒二將。
秦軍未必就不敢這樣做。”
“那卻不知,上將軍的意思是?”丁公不由地看向了項聲。
項聲道:“先一步饒過南鄭,而後,我軍大肆征調南鄭附近所有的百姓,軍中分出八萬人,裹挾百姓,製作木筏。
我們隻要撐住十來日時間,製作出來的木筏,便可以直接供給我軍順流而下。”
他看著遠處因為前些日子暴雨而漲水的漢水,不由得說道:“漢水現在水麵寬闊,便於行船,我們隻要準備足夠的木筏。
不說是能夠追上劉邦老賊的腳步,但是卻絕對可以比秦軍的腳步快。
隻要到了旬關,我們就可以走上庸,走房陵,而直奔南郡去了。
劉邦老賊有膽略,他敢於直接乘坐戰船,順著漢水流域,經過秦國的南陽郡,我們就不觸這個黴頭。”
“那事不宜遲,末將就率先一步領軍越過南鄭!”丁公拱手說道。
“尚可!”項聲頷首說道:“我領一萬軍,前去南鄭城樓下叫戰,以此來迷惑城中的陳濞和武儒二人。”
當下,三人分頭行動起來。
丁公直接領著八萬大軍越過南鄭,項聲提兵一萬,前去南鄭叫戰。
朱雞石則領著剩下的一萬大軍,去發動南鄭周圍的諸多百姓,讓這些百姓參與製作木筏的工程中去。
這般速度,恐無需十日,便可以製作出來數之不盡的木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