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陳勝和夏說結拜為兄弟的事情,瞬間傳遍了整個鹹陽城。
同樣,這件事情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嬴胡亥的耳朵裏。
隻不過,對於此事嬴胡亥卻隻是一笑而過。
當天早晨,大秦沒有開朝議。
但是,六部官員卻分別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所有的人都在猜測,有大事要發生了。
幾乎許多人,都像是屏住呼吸,等到九天之上雷霆回蕩開來的一樣。
直到中午時分,六部大殿中傳出敕令,蒙恬退去兵部尚書一職,著白起執掌兵部,兵部主事馮唐為兵部侍郎。
這算是大秦中,又一個年輕麵孔。
兵部主事,則是兵部郎中魏尚出任。
魏尚者,原長城軍中壯士,因陰山之戰,戰功顯赫,年雖又輕,故而被選座侍奉皇帝身邊的禁軍校尉。
馮唐看出此人本事非凡,就讓其人進入到了大秦學宮兵家中學習兵法戰陣,後在科舉考試中,果真沒有讓兵部眾人失望。
自此,兵部人員發生重大變遷。
就在所有人都議論著大將軍蒙恬失去皇帝寵幸的時候,又一道敕令自鹹陽宮中傳出。
冊封大將軍蒙恬為大秦陳王!
封地領陳縣,依舊為皇帝統率兵馬鎮守陳縣。
一時間,所有暗自陰謀論揣測的人在,隻覺得臉上疼得厲害……
誰能想得到,皇帝竟然真的冊封功臣為地方諸侯!
這就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了啊!
一時間,諾大的關中,徹底地沸騰了。
大街小巷上,各處都是在議論皇帝冊封大將軍蒙恬為陳王的事情。
對於此事,所有人的褒貶不一。
但是,主流的聲音,卻還是非常支持皇帝決定的。
也就在眾人熱火朝天討論此事的時候,又一個重磅消息,從鹹陽宮中呼嘯而出!
皇帝敕令,著蒙毅接任吏部尚書的官職,以吏部主事王喜為吏部侍郎,著陳倉令尉隱為吏部主事,著侯封為陳倉令。
嬴胡亥始終覺得尉隱做事情,像是被束縛了手腳一樣。
陳倉令這個位置,本身是想讓他在這裏把商道治理好的。
可是,走私這樣的事情,幾乎人人都在做。
商賈手中持有軍中淘汰下去的強弓,如果真的追究起來,尉隱可是要腦袋落地的。
所以,還是讓更加合適的人來做這件事情。
無需多想,估計尉隱聽到皇帝把他調走的消息,真的是能夠感激涕零。
救災的過程中,許多平日裏能掩人耳目的走私手段,瞬間就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這個過程中,尉隱自然知道自己寬厚的政令,在這條富饒的商路上,滋生了多少蛀蟲。
因為有了蒙恬的例子在前,所以許多人都暗自猜測,這一次李斯也一定會被封王。
隻是……等了足足大半個下午,也沒有見冊封李斯為王的詔令傳出。
許多人頓時安耐不住,覺得大秦這兩個站地王,有一個要倒台了。
所謂之站地王,說的不是別人,正是李斯和蒙恬二人。
因為兩人在大秦朝堂上的身份地位都非常不一般。
再加上兩個人的女兒,都分別是大秦皇帝嬴胡亥的東西宮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