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理資料(1 / 2)

他拿起了那堆從新疆帶回來的文件,坐到電腦桌前開始進行整理總結。

這次喀納斯湖之行,他雖然最終也沒能發現那傳說中的湖怪,但是他還是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

同樣的,他在那裏發現了那些巨大的哲羅鮭。不過最大的也才兩米多長,而據傳言講怪獸根本不是魚的外形,而且傳言中的怪獸身體長達10多米。

而新疆那邊專家得出的結論就是喀納斯湖水怪的真相便是那些變異的哲羅鮭。

石明也順此方向進行過一翻研究考察基本可以確認,那些哲羅鮭確實是因為生存環境發生不可逆的變化,而導致的個體進化而變異的。

其實在台上的這些文件裏就有多起類似的研究案例。

在地球這個大工程師管理的範圍內,基本上所有的生物都得遵循著這個大工程師規定的程序運行著。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為了讓總程序能穩定地運行,保持物種多樣性就是基本,否則就會失去平衡而出錯。

為了保持多樣性這個基礎,物種的種族延續就成了工程師工作的重點。

所以當大自然界裏的生物麵臨種族滅絕的情況時,工程師便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它們得以繁衍下去。

比如自然界的雌雄同體、自動變性、無性繁殖等,以及如喀納斯湖的哲羅鮭一樣,當失去了繁衍種族條件而瀕臨滅絕的情況下,便進行了個體進化。

它們以大魚吃小魚的方式最終以少數個體代替群體,從而能適應食物短缺的環境,並且進化出了個體無限生長的變態能力。從而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種族火種不滅。

石明當初悟到這種至理的時候又體驗了次怪夢。所以對於這方麵的研究和方向他也是一並關注,僅管他不是這方麵的專家。

而他在喀納斯湖的發現並不僅僅如此。

他有一個特殊的探測儀器,那便是他賴以成名的“神器”。

他曾經對家鄉的石馬嶺進行過多次的檢測與研究。開始的時候無論是采樣化驗還是地質、地形勘測,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

但他並不放棄,為此他不得不向他的導師——嚴教授求助。

嚴右明教授是華京大學考古係專業的著名教授,更是享譽國內外的考古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國內近代眾多著名的曆史文明文化遺址都是他從事帶領研究考察的。

石明是嚴教授最得意的學生之一。

當初石明以超高分高考成績報讀華京大學考古專業時,他便注意到了這個學生。

畢竟以石明的超高分,對於國內每一所大學都能報考。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石明竟然選了冷門的考古專業。

而石明也確實不負眾望,他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便完成了所有的與考古專業的課程學業以及其所有分支學業。這令所有導師都感到非常驚奇。畢竟這是大學兩年的學業,這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之非富,專業領域跨度之廣,絕不是一般人能短期內熟悉和掌握住的。

然而在嚴教授親自考驗後,石明考出來的成績出人意料的優秀,完全不比學習了兩年的優秀生差。

為此嚴教授便給他開了特例,讓他可以提前一年跟自己去實地實習。

在跟隨嚴教授實習的幾年裏,石明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這些東西是課本上沒有的,都是嚴教授多年積累的經驗財富。這令石明非常感動與信任。可以說嚴教授是石明除了父母之外最敬重的授業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