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血戰函穀關(1 / 2)

函穀關首戰,守軍與進攻方的傷亡一比三。

秦昊頓時開心不起來了,他的兵馬隻有十萬,而對方有五十萬,即便是一比三,也耗不過敵方的兵馬。

不過,唯一讓他安心的是,六國聯軍心思不一,難以擰成一股繩。不然的話,首戰也不會如此草草結束。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趁著首戰,士氣高昂,立即發起猛攻,先聲奪人。縱然最終無法奪取城關,但也能掂量出敵軍的虛實,做到心裏有底。下一次再戰,便可根據敵情排兵布陣,輪番進攻,不斷消耗敵軍的兵力,已達最終奪城之目標。

接下來的幾天裏,聯軍內部似乎達成了共識,開始向函穀關發起猛烈的進攻,五十萬人輪番上陣,日夜激戰。

秦軍的壓力瞬間大增,十萬人不得不枕戈待旦,往往撤下下來休整的將士們,才休息不到兩個時辰,便要接替精疲力盡的戰友,衝上關牆繼續作戰。

秦昊將剩餘的國運值,全部兌換成淬體丹,每日添加在水中,盡可能的恢複將士們的身體。也多虧了淬體丹,守軍們盡管十分疲憊,但隻要飲下含有淬體丹的水,體質便增強一分,抵消掉大部分疲勞損傷。

更有甚者,本就處於突破邊緣。在戰場上廝殺之後,已經達到了身體極限。隨著服用大量淬體液,潛能被激發出來,一舉突破到後天境,成為百裏挑一的武者。

然而,盡管如此。幾天下來,秦軍的傷亡人數,以日劇增,不斷攀升。

短短不過七天,秦軍傷亡人數已達上萬人之多。而聯軍也不好過,在此期間亦是死傷了近五萬人。

特別是後天境武者,在戰爭中顯得更加渺小。盡管戰力相較於普通人強上許多,可在戰場上,根本抵擋不了幾下,便被槍林箭雨淹沒。

這些都是國家的中堅力量,每死一個都讓人心疼不已。但在這場大戰中,雙方已經有兩千多名武者死在了戰場之上。

終於,隨著李信率領鹹陽一萬城衛軍,以及五萬新軍抵達函穀關,守軍的士氣頓時大漲,聲勢浩蕩。聯軍一見秦軍援兵抵達,頓時士氣消減,進攻的力度不斷衰弱。

五十萬聯軍打到現在,連隻有十萬人駐守的城牆都登不上去,如今再來援軍,這仗再打下去還有希望嗎?

七天的連續作戰,雙方都已是精疲力盡。聯軍內部再次發生爭執,最終不得不暫時撤退,休戰一日。

趁此機會,秦昊立即召開軍議,商議下一步計劃。

如今聯軍在函穀關下接連受挫,必然無法再全力攻打。六國聯軍此來無非就是為了利益,既然瓜分秦國不成,便有可能索要其他。

接下來的戰局,就有可能是邊打邊談,以武力脅迫我大秦割地賠款。

這是一個好機會。

敵軍勞師遠征,後勤乏力,我秦軍背靠關中,隨時可得增援;六國合縱,其心各異,我大秦將士上下一心,共赴國難。

隻要我大秦上下眾誌成城,力抗到底,聯軍拖不了多久,便隻能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