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七章 恢複意識 新(2 / 2)

望著水麵,他不由得開始回想著自己之前遭遇的事情。

缺陷,就代表著可操作性大。

如果完全按照100%的判斷依據,需要“完全一樣”,才達成判斷,那麼,的確會非常嚴謹。

但這樣也就丟失了空間,會變得死板。

優點是精準,缺點是死板。

但......“死板”這個詞本身就是帶著價值觀判斷的,一個有褒貶的詞。

褒義貶義是最簡單,最容易被判斷和發覺的一類詞,但也是最容易感染人的。

可以通過這類描述,來讓目標產生“被攻擊”、“臣服”之類的判斷。

至於為什麼會想到這些?

因為.....

“世界意誌”。

盡管他剛剛差點被弄死,但是,他也同樣意識到了一件事——

具備思維,但沒有相當嚴苛的判斷機製,即使通過知識和經驗為自己編織了嚴密的防禦,也並不能避免被愚弄的風險。

不,就算有嚴密的判斷機製,也可以被愚弄,可以被喚醒,可以被利用。

他並沒有所謂的恐懼可言。

從生前的自己那裏繼承而來的記憶和與這套記憶嵌合的三觀、邏輯,告訴他“為了安全”,需要“謹慎”,需要對世界保持敬畏或者警惕。

但,他並不需要。

因為“安全”,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死亡,並不可怕。

對死亡感到恐懼?

烏鴉姿態的堯言,搖了搖頭。

他給自己的驅動力,是根據記憶為自己打造出來的“價值序列”。

這個價值序列裏,“安全”,放在第一位。

但是......實際上,這套價值序列有一個隱性的前提——

他需要認定這套價值觀序列可信。

他要信任這套價值觀序列,才會按照序列去將安全作為思考的核心。

然而,他對於“可信”這個詞的概念都是處於一種“不信任”的狀態的。

不,“不信任”這個描述自帶了貶義的預設。

隻是他也把握不準應該如何描述這種感覺。

“無所謂”?

或許可以這麼描述。

他的思維、他的判斷、他的一切行動,都需要他主動進行。

一旦他停下來,那麼他就會沉寂下去。

除非,有外來的力量推動他。

就和那個“世界意誌”近似。

也不對,那個世界意誌是受到刺激“而蘇醒”的。

但是,更準確地說,那個世界會因為受到刺激而蘇醒,而進行“自我保護”的行為,這種接近“生物”的行為,是一種“自然現象”。

在那個世界裏,這種近似生物的反應,成為了一種“自然規律”。

用機械材料複刻一個生物的結構,它會和一個生物一樣行動,那麼,他是“生物”嗎?

望著水麵,望著星空,堯言思緒快速浮動,思考著這個簡單的問題背後可以操作的各種缺口。

那個世界,有“判斷”這一環。

有標準,有判斷,那麼.....

可以被愚弄,可以被利用。

而且,還有一個地方。

“沒有自我意識,沒有動力而陷入‘沉寂’的精神生物,是否已經都‘死去’了?”

如果沒有死光的話......

ps:打遊戲打到中午,一覺睡到半夜,起來一邊吃東西、一邊看視頻,一邊碼字,花了三個小時。

要是能夠精確控製注意力就好了。

如果人類能夠精準控製自己的身體什麼的,這種思考也是老生常談的幻想設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