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圩上聞3(一更)(1 / 2)

顧清茗跟著外婆舅媽嫂子去商場買東西,從來不知道,這衣服鞋子,竟然會這麼便宜。

十幾塊,幾十塊,至多也就兩三百塊。

這麼低的價錢,竟然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顧清茗在一邊看得目瞪口呆。

呆愣片刻後,她對著三嫂子的耳朵,聲的問道,“三嫂,這些衣服真這麼便宜嗎?”

三嫂先是一愣,接著就反應過來,然後掩嘴而笑,她回答道,“嗯,鄉下的這些東西就是這麼便宜。這還是在店鋪裏買,如果在地攤上,那就更便宜了。”

她瞧著顧清茗疑惑的表情,隨即神色很是正經認真的繼續解釋道,“茗茗,我們鄉下人的生活水平就是這般。

現在年輕人為了生活,隻能出去打工,留下的一些老人兒童在家,他們幹不了其它活兒,隻能種種地,一年到頭的收成,也就堪堪夠生活,勉強溫飽。這不,手上哪來的錢啊。”

顧清茗疑惑的道,“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對,對,”三嫂點頭。

“年輕人出去打工了,難道就不給生活費嗎?”顧清茗又問道。

“我的好妹妹,你不明白,也許無法想像年輕人和老人的相處模式。”三嫂笑著搖了搖頭道,“年輕人出去打工是會打生活費回來。可你也知道,那是生活費,用來一家子生活開銷的,而不是用來買衣服鞋子的。”

顧清茗無法理解,為何出去打工的年輕人,怎麼就能多寄點錢回來呢?

是啊!

從她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如何能想像的出,這些普通人,為了一點錢,累死累活的幹,到手卻沒有幾個錢。

年輕人出去打工,多數是為了生活和孩子。

在家裏種地,一年到頭麵朝黃土背朝的幹,結果卻掙不了兩個錢。

出去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或兩三個月的工資,就能抵得上在家一年種地的收成。

所以,為了錢,隻能在外奔波。

出去打工的年輕人,每次發完工資,一部分錢寄回家,留下一部分錢當生活費,剩下的錢,就存起來。

什麼時候攢到一定數量時,或許可以買房買車了。

再,老人家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就算他們手裏有些錢,肯定也不願意花大錢,去買一件貴的,要下地幹活的衣服吧。

那些他們身上穿的好衣服,差不多是年輕人買給他們的。

平時,也就去吃酒席的時候穿一穿。

對於顧清茗來,就算是幾百塊的衣服,也顯得太便宜了吧。

不過,看了一下衣服的布料與她所穿的名牌衣服相比較,確實根本無法相比的。

逛了一下衣服鞋子鋪子,一行人就帶著顧清茗去逛了一逛,鄉下人在山裏或河裏撿來的貨。

“這是什麼,這荊藤,怎麼會是紅色的?”顧清茗指著一個老人家麵前擺著的一捆一捆荊藤。

“這是老荊藤!”外婆解釋道。

“老荊藤,用來幹什麼的?怎麼會在這街上賣呢?”顧清茗很是好奇的問道。

“這種老荊藤的荊杆都是紅色的,一刀砍下去,就有紅色的血液流出來。”外婆解釋道,“這種荊藤,在我們鄉下一般用來洗澡,尤其是女人生了孩子後,很多人都用這個放熱水裏煮,然後給大人孩子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