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九年,春。
淅淅瀝瀝的微涼春雨,下了一夜。
方舟走出破舊無比的房屋,費力的將生鏽的鐵鎖扣上。
走出泛著惡臭的巷道,踏上肮髒、汙水積攢、隨處可見覓食老鼠的貧民區街道,小攤販擁擠在兩側,叫賣聲響徹不絕。
“嗷!”
震耳欲聾的聲音炸響在耳畔。
方舟仰頭望去,整個天幕都黑了下來,那是一頭飛馳的龐然巨獸,漆黑的鱗片,細密的覆蓋著那巨大而令人生畏的軀體,每一寸血肉都散發著讓人靈魂顫栗的恐懼。
展開翅膀,足足數百米,遮天蔽日。
在這巨龍的背部,搭造著燈火通明的華麗宮宇與樓台。
它低空掠過九方城寨上空,帶來一陣龍吟音嘯,最低時,距離高樓樓頂甚至不足百米,若立足高樓,仿佛觸手可摸。
方舟根據這具身體的記憶知曉,這等恐怖的存在,叫做飛龍,是神魔妖仙等諸族列強打破人族界域門戶後,強行推廣和普及開來的交通工具。
飛龍遠去,龍吟消弭。
被龍威震懾的城中的人族,才是將恐懼壓在心底,再度嘈雜起來,為生活而奔波。
方舟環顧四周,一片恍惚,穿越到這個世界一個月了,他依舊難以適應。
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人、神、仙、妖、魔等各種族類,擁有各自的生存域界。
人族生存在人族域界內,存在統一的人族皇朝,大慶皇朝。
大慶,以武立朝至今九百載,因前朝覆滅的前車之鑒,深知武者的可怕,害怕再度被武力所推翻,故而開朝皇帝施行“焚書坑武”的舉措。
焚滅武學秘籍無數,開朝皇帝更是率領大軍,踏滅諸多武道宗門。
隨後,曆代大慶皇帝接連頒布禁武法案,除皇族外,習武犯法。
並提倡文學,發展商業。
禁武之舉持續八百年,民間武道不存,武者罕見。
因為禁武,以武犯禁的事情少了許多,皇朝治世,國泰民安。
然而,直到百年前……
人族域界外。
以神、仙、魔為首的諸族經曆數十年的試探,終以發展種族貿易為由,用可怕力量強行打開了固步自封的人族域界門戶,侵入人族領土。
大慶皇族武者,潰敗如山傾。
一切繁華,皆為泡影。
……
九方城寨分內外城。
外城為貧民區,內城則是富人、異族的居住所。
方舟穿過外城貧民區,踏上稍稍整潔些的青石板路。
經過內外城的哨崗,核實身份後,朝著內城走去。
很快,方舟來到一棟巨大的環狀建築前,建築龐大而精致,樓牆刷的紅漆,雕欄玉徹,鋪蓋黑瓦,飛簷翹角。
從上往下鳥瞰而望,像是個體育場。
當然,更形象點的描述,類似於中世紀的鬥獸場。
大慶皇朝麵對神魔妖仙等異族的侵入,由大慶皇族武者組建的軍隊連續戰敗,最終選擇解除禁武法案,恢複習武自由。
“鬥武場”便在恢複習武自由後,於各州各城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本意是為了快速發展人族武道。
不過,因為朝廷接連頒布的涉武政策,再加上異族列強的插手遏製和幹預,鬥武場的發展走歪,最後可悲的淪為了高官權貴、異族商客賭武斂財的賭場。
而方舟的身份,便是這鬥武場中的一位小廝。
負責給打拳的武者們端茶倒水、敷冰上藥等雜事,有時候還客串一下拋屍的工作,可以額外領取點辛苦錢。
至於拋扔的屍體,有的是死在擂台上的武者,有的是欠債逃亡被打死的賭徒,有的甚至是在武場內吸食“芙蓉仙膏”吸到死的煙鬼。
穿過鑲嵌一塊塊發光晶石的明亮通道,層層篩查後,便進入到了九方城寨鬥武場內。
鬥武場中分有各個層次的拳台,拳台下圍攏著密密麻麻的觀眾。
嘈雜的嘶喊聲,還有刺鼻無比的煙味及酒味,讓人頭疼欲裂。
不過,在這鬥武場中工作了一個月,方舟也逐漸適應了這糟糕的環境。
……
……
黃字八十九號拳台。
拳台之下,方舟微微附身,肩膀上搭著一條白布巾,手中拎著裝滿冰塊水的木桶,瞳孔緊縮,肌肉緊繃,時刻保持著衝鋒的姿勢。
拳台之上,兩位武者鬥武,拳拳到肉,唇齒染血。
被汗水浸透的發絲,飆射的鮮血,揮拳之際的嘶吼。
殘酷,熱血,又觸目驚心。
方舟視線微微橫移,環伺拳台四周,不遠處便是隔開的觀眾席,觀眾席中密密麻麻的人頭攢動,觀眾賭徒們手中捏著賭票,赤紅著眼,嘶吼不斷,唾沫橫飛!
眼簾微抬,往鬥武場上方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