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要派遣匠人回九江城,修築城防的通知下達。九江郡的百姓們,都激動萬分。
畢竟九江郡是他們的故鄉,而九江城,則是九江郡的都城。
最終選定了七萬九千五百餘人,加上家眷,共十二萬九千餘人。
隻是此次隻選取三十五歲至五十歲的匠人前去,被選中的人,自然十分高興。未被選中的人,多少會有一些失落。
來李家坳快十天了,從李家坳原先的老匠人口中,也聽聞了許多小爵爺的傳奇事跡。
他們對小爵爺,可是崇拜的緊。即使沒有被選中,也沒有關係。
隻要還跟著小爵爺,就能有機會殺韃子!跟著小爵爺,就能吃飽飯,還能有錢賺!
所以,雖然有些失落,但是他們很快便自我調節好了心態。
這樣的情況,倒是讓李皓峰有些意外。不過這倒也是好事,省去了做思想工作的程序。
翌日清晨,劉誌便率領三千汀州府軍,早早的來到了李家坳。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十三萬二千多人,便在李泓毅,和李皓朗兩位聖者的坐鎮下,浩浩蕩蕩的往九江城行去。
府軍將士,分成兩隊,千隊一千人排成一路縱隊,在前方引路。後隊兩千人,在後方守護著押運糧草的隊伍。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據嶽珠亮所說,九江城軍營已經快斷糧了。如若等王庭收到大將軍的奏報,再走程序調集糧草,再派人送到九江城,至少需要十幾天的時間。
這還是因為要糧的是楊淮忠大將軍,無人敢刁難的前提下,效率已經很高了。沒辦法,官家辦事總是如此,如若其他人其他的事,一句按規程辦事,拖半年都不稀奇。
就算效率已經很高了,但到那時候也早就斷頓了。總不可能看著將士和百姓們,餓著肚子修城牆吧??這次李家坳可是將糧倉裏一半的糧食,都搬運了出來。這可是足夠二十二萬人,足足吃一個月的,是萬萬不能出錯的!
李家坳坳口前,李元常,李泓賦,李皓峰,李皓水,李皓鑭,李皓石,抱著妹妹李皓月的王春蘭等,李家一眾核心人員,目送長長的隊伍離開。
直到看不見人影之後,才回到了家裏。屏退所有下人,今天可是有大事要商量的。
李元常端坐在廳堂上首的太師椅上,李皓峰在李元常的右手邊落座,左手邊,坐著李泓賦。
李元常捋了捋銀白色的長胡須,斟酌了一下,便開口說道:
“今日將你們召回家裏,所議之事,關係到我族的興衰,大家務必上心!”
“是,父親!”
“是,叔叔!”
“是,老家主”
.......
“好了,我已將家主之位傳給了泓毅,已經不是家主了。如今泓毅不在家裏,族中的大事,就交給泓賦和皓峰全權處理!我就在這旁聽!泓賦,皓峰,開始吧!”李元常擺手說道。
“是,父親!”
“是,爺爺!”
李皓峰,李泓賦二人起身行了一禮,說道。
“各位宗親,昨夜我與皓峰,大哥,還有父親詳,談了一夜關於家族人口的問題。
今日在此和各位宗親相商。皓峰,此事是你提議的,就由你來跟各位叔伯說吧!”
李泓賦嚴肅的說了個開場白,便將話事權,交給了李皓峰。
廳中的核心宗親,一聽說要商議關於李家的人口的問題,頓時竊竊私語起來。
確實,人口問題一直是李家族人的一塊心病!李家由一個一千三百八十五口人的名門望族,落魄到如今隻有二百氣勢多人口小家族,這讓族人們一直都耿耿於懷。
在這個時代,一個家族,如果人丁稀薄,那注定成不了大業。就算短期內有一番成就,也護不住!
當然,也包括有李皓峰坐鎮的李家。如果有朝一日,其他家族有超越了李皓峰的強者,那李家這份基業,就為他人做了嫁衣!
李皓峰笑著點點頭,看了看大家的反應,將眾人探討的話語盡數聽在耳中。還好,這個現象不太乖壞,至少族人們是希望增添人口的。
於是,李皓峰朗聲開口道:“各位宗親叔伯,哥哥們!”
族人們看李皓峰開始說話了,便停止了議論。目光全都聚集在李皓峰身上,期待著李皓峰接下來要說的內容。
“今日我們要商議的是,‘計劃生育’。也就是說,咱們擬定好一個計劃,利用二十年的時間,將家族人口,提升至如今的十倍以上!”
“啊……十倍以上……”
“太不可思議了……”
“實在太厲害了,能做到嗎?”
“如果真能做到,那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