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浮黎紀元4800年時,位於神州大陸東南盡頭的雷澤,突然洪水泛濫,東衝西決。幸而雷澤靠近大海,與東南部的金汀州又有一道荊棘林相隔,雖然天災橫生,卻未造成什麼危害。

又過百年,乃是浮黎紀元4890年起雷澤生生大旱三十年,確是吸幹了半個金汀州土壤中的水分!

浮黎仙山上從此時,開始重視這一片荒蕪之地,曾經創世神金闕大法天尊的四徒弟——成華師尊,命山中門徒以呂尤為首,日夜嚴防於荊棘林,以法術抵抗天災危害。

浮黎4930年,雷澤大旱結束後,開始出現多種元素爆炸,風、雷、火充斥於荊棘林外,待元素暴動停止,這片土地便染上了一股濃重的魔氣。

呂尤和他的師兄弟們便來回往返於浮黎山和雷澤之間,采集樣本,監測情況。以免民心不穩,成華師尊建議他們以車馬代替飛行。那日夜奔襲的馬蹄聲,便常年踏落在沙河鎮旁……

在這遠離繁華富饒的金汀州邊緣,有幾戶農莊,平日要去一趟沙河鎮也有十幾裏路程,小沈宣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平靜偏僻的地方。

浮黎4954年春,是小沈宣剛滿16歲生日,他的母親早逝,隻有和父親相依為命。父親平日大大咧咧,卻並不糊塗;喜愛飲酒,卻極少大醉。雖說他愛護兒子,卻讓他剛過十歲就到田間勞作,一個總角孩童,還不懂得使用工具、驅動靈符,隻能自己憑體力搞定父親的任務。就連鄰居都多有心疼,或是自己做些美食,或是到鎮上集市時捎帶些小玩意兒,都會送給小沈宣。但沈宣可不是什麼別家嬌縱的小寶貝,沒多久就跟著爹學會了驅動靈符,飲水灌溉撥土施肥樣樣不差,果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一早上,老沈頭就把沈宣叫了起來:“小宣呐,今天是春種的好天氣,帶上麥種、靈符,我們去把東頭那七八畝地拾掇了。”

小沈宣也不偷懶,趁著晨光熹微,起床梳洗穿衣,吃幾口饅頭,卻是天已大亮。

到櫥櫃裏拖出一袋麥種,正要帶齊驅蟲符驅鳥符和水符,可怎麼就是覺得數量不夠,心下懷疑是爹拿去換了煙葉和糧酒,就去質問,老沈頭遲疑少許:“呃,你再找找,一畝地一張符,我們統共在冊的也就七畝零兩分,統共也就有二十一張就夠了……”

沈宣曉得他撒謊,反駁道:“爹,你又把符賣出去了嗎?鎮上本身就不會少給啊,我們家該每月領每樣靈符八張,私塾先生還送給我兩套。而且,鎮上每年初春發的兩張治澇符也不見了,你是不是又賣給那家瞞報產量的滑頭精了?”

沈爹一時間被問的帶點心虛,搪塞著說:“確實用不到嘛,就那兩分地,沾點大畝的光就夠麥子成熟了。另外那治澇符,自從你爺爺小時候,被你太爺爺帶著治過洪澇,再往後自打我生下來就沒見過內澇了,本身沒人要,也賣不了好價錢,我是找了好久問了好久,才找到這一家回收這治澇符的。”

沈宣是知道,勸不動也說不過這個窮打算盤的爹,倒是疑問這家回收治澇符的,明明大家都不要,怎的就他家還要出價錢回收?

沈爹告訴他:“別小瞧這個符,雖然沒用處,不過靈符裏封印的法力確是最多,有哪家想私自修煉的,就從這治澇符練起。骨肉分離可不是人人都願意經曆的,上浮黎山去修煉,一等就是二三十年至少,往往一回來,兄弟姐妹都成老頭子老媽子了,父母長輩更是早就死了,還咋個一家人團圓,嗨!”

沈宣心裏暗暗思忖。

原來仙山勝境,也有不盡人情之處,生養不愁的金汀州百姓,自然是群凡人,又怎麼忍心舍下家中大大小小呢。心裏雖然想的不舍得,嘴上卻要嗆一聲自己的爹:“我看你自己倒是挺能過日子,不如把我送去浮黎山,省得你整天多掏我一口飯錢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