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秦威之死(2 / 3)

“杏花營大捷,漢軍陣斬叛軍六萬,斬大小將官一百七十三名...”

“朱仙鎮大捷,叛軍潰敗....”

“歸德府大捷,漢軍收複睢州,寧陵,商邱諸城....”

軍使沿著主街道往皇城一路狂奔,立時全城轟動,所有百姓立時沸騰起來,無數的鞭炮紛紛炸響,無數人歡呼雀躍,到處都是慶祝的人群。

而這時,文淵閣內,吳邦佐召集內閣、六部官員以及順天府府尹在偏殿內議事,一是商議如何安置逃往京西的通州百姓,還有一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吳邦佐召見了通政司之後發現了一件詭異的事情,朝廷好像失去了對各省巡撫衙門的控製,不,準確的說,從年前到現在,大半個月了,通政司沒有收到一封外省的奏折,就是一些簡單的給皇帝請安的折子也沒有收到,這也太不同尋常了。

想來想去,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湊巧了,都紮堆碰到了一起。要麼就是有人在截殺信使,有意斬斷神京與外界的聯係。

又想起賈琦半個多月沒有遞來一份軍報,他心中七上八下,各種念頭紛至遝來,心中非常擔憂,河南,到底如何了?會不會打敗了?為什麼沒有戰報送來?

不由與最近各種反常事件聯係起來,心頭湧出陣陣不安。

而在他旁邊,李守中,孫玉麟等人也是低頭沉思,就連賈赦也是眉頭緊鎖,他專門詢問了焦大,得到的消息是一切正常,然而當他將內閣的懷疑告訴焦大之後,焦大竟也不敢在肯定了,昨日便帶人出城了,至今尚未有消息傳來。

忽然,他們聽見皇城外喧囂聲衝天,緊跟著,皇城內也沸騰了起開,這時,他們終於聽清了外麵的呼喊聲,“河南大捷....杏花營大捷....朱仙鎮大捷...”

隨著呼喊聲越來越近,聽得越來越清楚,最後,吳邦佐終於反應過來了,河南送來了捷報,賈琦在河南打敗了叛軍,而其他內閣六部官員也聽清楚了,個個不由自主站起來。

賈赦也是猛地起身,‘當啷’一聲,案幾上的茶碗掉落在了地上,摔得粉碎,他仍不自知。

消息傳到寧榮街,賈家上下喜氣洋洋,不僅燃放鞭炮慶賀,賈芸更是命人在南北兩城放糧,全城狂歡....

此次大勝,百官重拾對河南戰局的信心,都相信漢軍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接連取得對叛軍作戰的勝利,很多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當然,也不是沒有理智之人,比如崇政殿大學士孫玉麟,他通過戰報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漢軍在河南的兵力根本不占優勢,相反,還隱隱處於劣勢,究其原因,賈琦領著一部分兵馬回援神京,而且都是精銳,其中那四萬騎兵更是折了中原漢軍一支有力的臂膀,沒辦法,兩線作戰就是這麼無奈。

要說有沒有真正開心之人,那肯定是有,比如戶部尚書佟廷俊,因為戰報中提到了一句,朱仙鎮繳獲大量糧草輜重,足夠二十萬大軍半年所用,嗬嗬,立時解了戶部財政的困難,邊上還有座開封,據說那裏麵有著不少的軍械,這又省了一筆,真好!

當然,還有不少清醒的人,內閣首輔吳邦佐,他看完軍報之後反而是憂心忡忡,賈琦在軍報中提了一句,自領兵南下,就隻收到一封由楊大勇親兵送來的求援信,這讓他驚呆了,不說內閣送去了牒文,就是兵部也遞了兩份邸報過去,方便他了解神京的局勢。

看來,定是有人在截殺信使,意圖斬斷神京與外麵的聯絡。

薊縣東北方向,漢軍大營,殺聲震天,數不清的災民正在韃靼人的驅趕下攻打漢軍大營,韃靼人先驅趕災民將漢軍大營圍個水泄不通,然後驅趕災民將漢軍大營外的溝壕填滿,利用災民推倒漢軍的營寨,之後就輪到韃靼騎兵出戰了。

韃靼人利用這個辦法兩天便破了漢軍兩處大營,如今正在圍攻漢軍主營,鋪天蓋地的人流,將秦威的大營圍個水泄不通,這些災民大多是永平府的當地百姓,至於薊縣周圍的人早就在前兩日的大戰中消耗殆盡。

當然,對於韃靼人來說,戰果還是相當喜人,兩處各有兩萬、三萬漢軍駐守的大營被攻破,繳獲的武器甲胄非常之多,更讓巴彥汗欣喜萬分的便是在兩處大營中發現了左將軍和範進口中的漢軍火炮,試射之後驚呆了眾人,難怪留守神京城下的大營遭到了漢軍炮火的猛烈炮擊,這些漢軍火炮射程達到了驚人的四到五裏,果真是犀利,隻是有些可惜就是,繳獲炮彈不多,而且都是實心彈。

這些災民後麵,又是浩浩蕩蕩的韃靼騎兵,他們手持弓箭,隻要發現人群中有後退或者腳步慢上一步,便直接射殺。

在騎兵方陣後麵,巴彥汗正望著漢軍大營出神,神京城下大敗,左將軍和範進隻領著一千多人逃脫,四萬兵馬隻餘這麼一點,要說這麼大的損失讓巴彥汗惱怒不已,那後營中的八萬馬匹就是在挖他的心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