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賺取差價(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都市狂神歸來燃文()”查找最新章節!

“但這些計策隻能重傷它,想要打死,還得靠正麵出兵!我已經派人去丹陽郡調兵,到時候兩邊兵和一處,又恰好是秋收之後,天高氣爽,正合適與閩越國決戰。”

羽林軍成員聽後,收斂了臉色磨刀林林期待的表情,他們知道葉天警告的是人未免京。

葉天之後,這三年來順風順水,幾乎沒有栽過跟頭,這是兵家大忌,再說司馬汪成已經不敢再抬頭跟葉天對視,他現在才知道,當初李青憑什麼一戰封侯,憑什麼能讓突厥折戟沉沙,這一條條計策連環,先不說能否實施,單憑一個“狠”字,就勝過他人太多。

不是紈子弟的爭強鬥狠,是對生命的漠視,仿佛那些東甌百姓的命在他的眼力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

“司馬汪成,可有難處?”

聽到葉天的詢問,汪成都沒過腦子就回答說:“李中郎,沒有難處!”

開玩笑呢,於心不忍歸於人心不忍,這軍功還是要恰的。

葉天的計劃一但成功,東甌國名存實亡,土地還是百姓,都要歸於唐朝,這就是大功一件。除此之外閩越軍在東甌國境內主力全滅,閩越國元氣大傷,就算拿不下閩越國,未來二十年內,也休想再有任何動作。

這一戰功勞之盛,葉天隻要手指縫稍微漏點,就夠他汪成加官進爵了,麵對官爵的誘惑,就算真有仁心也早拿去喂狗了。

“仁心”能值幾級爵位?

葉天聽後很滿意,拍了拍汪成的肩膀以示鼓勵:“此戰若成,司馬當計記大功一件!

汪成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行禮起誓道:“末將萬死不辭!”

“好,諸位各自回去準備,五日後出兵!”

“諾!”

“諾!”

“諾!”

羽林軍離開,林仲走過來說:“家主,既然計劃訂好了,那是不是該見南越的使者?”

“該見見了,先把趙佗的使者叫來。”

兩個使者,除了趙佗就派來使者,趙佗的孫子趙昧也派來使者,除了趙家外,還有呂嘉的使節也到了。

呂嘉原本是西甌的酋長,當時趙佗建立南越國後,因為要籠絡當地的土著,就是就把呂嘉從地方調任到中央,並且任命為丞相。

呂嘉雖說是越人,但卻學習唐人文化,並且推廣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越人跟唐人的融合,前些年南越國流行起種甘蔗,中間受到些波折,就是呂嘉在阻撓。

他認為耕地是國之根本,絕不能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將命放在他人的手裏。

當時趙佗幾乎被他說動了,然而沒辦法,唐人收購甘蔗的價錢,實在是太高了。

葉天記憶中,唐武帝收服南越的過程中,就是受到呂嘉的阻撓,無奈才隻好采用武力收複。

當時趙佗病逝,導致大權旁落呂嘉之手,南越國如果內屬,就得比照唐朝的諸侯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趙興或許還可以照舊做他的王。

但丞相、中尉等官員,就要由中央政府委派,這樣,呂嘉和他的宗族、親戚地位難保。

說到底能做土皇帝,誰有願意做個傀儡?

同樣的,如果不是被逼到絕路上,東甌王也不願意內屬的原因。

起初是長安天子下詔,命令南越國出兵攻打閩越國,協助羽林中郎將解東甌國之困。

南越國自然不肯,換做以往的話隨便找個理由就搪塞過去了,但隨後半年來的情況一波三折,導致南越王不得不派使節入長安。

最開始隻有南越王派人去了長安,麵見了太子李治,天子以閩越國之事,由葉天負責,讓南越王去找葉天談,於是這才派人來會稽郡。

來了連麵都沒有見到,但計劃有變,隻好將把消息傳回去後,又派而且這次是三波人,結果都是被繼續被晾,一直晾到了如今。

剿滅閩越國,葉天打算將南越國也拉進來,除了南越國挨著閩越國,正好可以兩邊夾擊外,最重要的是打算借此機會,把南越國的事情也解決了,至少也得逼迫趙昧攜子入朝為質。

隻要平定了東甌、南越、閩越三國,百越之地幾乎全都並入唐朝,解了南方之患,就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北方的突厥身上!

下午趙佗的使節被帶進羽林軍營內,這位使節是趙佗親信的孫子,祖上也是中原地區的人。

跟趙佗同輩的人,早都老死了。

即便是親信的孫子也已經白發蒼蒼,年過六十。

“南越王使節趙覓,拜見李中郎。”

趙覓是代表南越王,如果不是情況特殊,再加上是李治那邊拍板的,葉天根本不會見,避嫌!

不過葉天卻不領情,輕“哼”了一聲,皮笑肉不笑的說:“南越武帝的使節,也會跟我一個羽林中郎將行禮嗎?”

趙佗早些年跟唐朝中央對立,自稱“南越武帝”,後麵即便像唐朝稱臣,可在南越國內依舊使用者皇帝的名號,也就是說在南越人依舊稱呼趙佗為“南越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