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宮。
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低低咳了一聲,清秀臉龐掩飾不住老態與疲累。
上座,惠妃正笑容滿麵地逗著嫡孫弘昱。弘昱今年兩歲,生得像極了大貝勒,虎頭虎腦眼神靈動,隻話依舊有些說不利索。
惠妃極有耐心地搖著小鼓,惹來弘昱咯咯的笑,聽見兒媳咳嗽,她停下手中動作,擔憂道:“怎麼斷斷續續總不見好?還是得請太醫瞧瞧。”
大福晉用帕子擦了擦嘴,溫和道:“額娘,都是老毛病了,無礙的。”
全京城人都知道,大福晉接連生了四朵金花,最後拚著命給大阿哥誕下嫡子。結果嫡子有了,她的身體也壞了,這些年不知請了多少太醫,就連民間大夫也是常看,卻沒有徹底根治的妙方。
惠妃歎了口氣,“瞧瞧總會好受些。”
當年大福晉嫁得早,太子妃進宮晚,大阿哥與太子互別苗頭,誰都想爭一爭皇長孫的名號。大阿哥渴盼,惠妃也催得緊,可誰能想到,他們全沒有這個命。
兒媳成了這副模樣,如今不僅是胤禔,連帶著她也有愧意。惠妃沒了逗弘昱的心思,朝宮人招招手,吩咐道:“取本宮的對牌過來。”
話音未落,大宮女蓮兒急急地掀開簾子,福身道:“娘娘,福晉,如今宮裏都傳遍了,皇上準許長孫跟隨四貝勒辦差,辦的還是整頓內務府的活兒!”
惠妃一愣,長孫?
太子家的弘晏?
“皇上莫不是……”再三確認消息無誤,惠妃坐直身子,把“糊塗了”三字吞進肚子裏,不可思議道,“弘晏再怎麼聰慧,不過是個五歲的孩子,哪能參與朝事?”還是這麼要緊的朝事!
這與兒戲有什麼區別?!
惠妃擰著眉,示意嬤嬤接過弘昱抱給大福晉,緊接著在殿中來回走動,麵沉如水。
皇上寵愛嫡孫不亞於太子,看起來天經地義,可也叫她們這些做祖母的妃嬪不好過。生在皇家,說來說去不都是爭一個皇恩,她們老了、歇了爭寵的心思,也要為兒孫考慮不是?
惠妃雖對儲位有著一二念想,也知希望渺茫。就算拉下太子,還有居嫡居長的弘晏在,若皇上直接越過眾阿哥立了太孫,她真是沒處說理去。
不提儲位的事,退一步講,誰不希望孫子孫女得了皇上看重。別人吃肉,她總要分上一口湯吧?弘昱還沒有到啟蒙的年紀,如今弘晏的寵愛礙不著誰,可再過幾年就不好說了。
老三有弘晴,老四有弘暉,老五家的庶子不算,榮妃與德妃會不在意?
身處深宮那麼多年,誰不知道誰。“長孫聰慧賢明”的傳言是她放的,德妃不也推波助瀾了一把,想著分薄一些弘晏的皇恩。
若是成了,指不定也能幫幫胤禔,畢竟太子靠著長孫,占了太大太大的優勢。誰知皇上直接認下了傳言,今兒又來個準許弘晏與叔伯辦差!
惠妃心道,皇上是不是魔怔了?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太叫人恐慌。
大福晉見她如此情態,輕輕閉了閉眼。
額娘這般反應,不難想象聽見消息的爺會如何。她垂眼親了親一派天真的弘昱,怔怔地想,她拚死生下的孩子,生來處在漩渦裏頭,誰都想為他考慮,誰都願意為他考慮。
就沒有一天安生日子過嗎。
.
另一邊。
驟然得知太子爺、四貝勒到來的消息,內務府一半人心惶惶,還有吃驚一瞬的,立馬恢複了正常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