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給的,你就拿著吧,回頭讓張嬸給我們做更多,更好吃的包子。”明錢兒歪著腦袋嘿嘿一笑。
他這小算盤打的還真是夠響的。
一句話引得明月兒也不禁噗嗤一聲笑出了聲,盛情難卻,這張牟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隻好將那麵粉給收下:“這,這真是不好意思,那我就收下了,回頭我讓我娘做成吃的,再給你們送來!”
鄰裏街坊之間的關係嘛,本就是如此,有來,才有往。
“你們過幾天乞巧節,要不要進城去,可熱鬧了,還有燈會,還有賣小玩意兒的。”張牟一手提著麵粉,一邊仰頭瞅著月兒和元卜,對其問道。
乞巧節?七夕?
明月兒恍惚一怔,在這兒的生活太過安逸,她似乎都快忘了時間。
過了七夕,也就是快到了第一茬秋收的日子了。
元卜用餘光掃了月兒一眼,也怔了怔,他這心中,自是另有打算。
許是因為這時間過的也久,紙裏包不住火,旱災之後災民出現怪病的事兒,傳遍了大江南北。
“咿,那是啥怪病,那啊,指定是鬼怪鬧得,之前有說這旱災啊就是水神怒了,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這水神若要是怒了,就得選個年輕貌美的姑娘獻給水神做媳婦,還得是處子之身……”
“我說呢,那地兒不是年年旱災嚴重,指定就是水神不滿。”
明月兒正弓著腰在牛棚裏給這幫小牛犢兒們喂食兒,趕巧兒就聽著村民們念叨了這麼兩句。
說來還真是極其搞笑,這啥事兒都能跟那妖魔鬼怪的扯上關係。
元卜見著月兒的臉上夾帶著笑意,他將草料遞給了月兒後,不禁開口對其問道:“月兒,你在笑什麼?”
“沒什麼。”明月兒漸漸收起臉上笑容,接著埋頭苦幹。
最近來,這水澇災情一事兒,可謂是承載了整個三不有村的‘熱搜’話題,人們茶餘飯後都要嘴碎的議論上兩句,最可怕的是,人們都言之鑿鑿的說,篤定了這事兒就是和那水神,河神脫不開關係。
張牟和賴子他們一塊受邀今兒個來月兒家吃飯,大家夥兒也是湊桌。
來時,張牟抱著一盆剛煮好的雞蛋湯,還有一籠熱騰騰的野菜包子,而賴子則是拎了一籠螃蟹。
“這螃蟹我可是做不了,弄不好吃了小命兒都沒了,這還得拿來給你們做,瞧瞧,這螃蟹個兒大,肥美,足足有巴掌大,這一口下去……”賴子說話的時候都已經是垂涎三尺了,就差沒流出哈喇子來。
明月兒接過他們拿來的這些吃的,仔細打量了一眼,螃蟹各個都肥美誘人,關鍵的是,全部都是活的,沒有一隻死螃蟹。
老許瞅著月兒從鍋裏鏟出的‘地鍋雞’,一邊兒暗戳戳的搓了搓手嘿嘿一笑,一邊嘴裏嘟囔著:“這時候的藕是最好吃的,粉嫩,糯香,再搭配上這已經出欄的嫩雞,味道都是那麼好,恰到好處!”
這蓮藕還是月兒和元卜一塊在河邊挖的,這擱在現代用了科學產品加儀器清洗過後的蓮藕幹淨白嫩。
可在這時代,隻能靠自己一點點的用手洗掉蓮藕外的泥濘,以及裏麵窟窿眼兒裏的汙垢,這絕非是一件容易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