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窮人家來說,確實很常見,即便如此,那也不能像三不有村這樣,過著田園牧歌,閑魚野鶴一般的生活。
“我們的溫泉池子可以擴大化,那邊的河岸,可以用來供給遊客釣魚。”明月兒的腦子裏,此時此刻已經浮現出了,當這村子改造之後的畫麵。
元卜隻是覺得,月兒的想法未免會有點過於,太夢幻了些,不大現實。
誰能將仙境搬到現實世界裏呢?
有了確定的目標,不管做起什麼事兒來,明月兒都是幹勁兒十足。
月兒雖然沒有做過木工瓦匠,但是為了能給村裏減少支出,她專門跟著來村裏的那些大師傅們學了一點皮毛。
換做是平時,旁的項目上,桐樹村他們這些鄰村的,都會想著要進來摻一腳。
可對於明月兒說要將村裏打造成這方圓百裏的旅遊景點這件事上,卻是被外麵村裏人唱衰的一件事。
他們幾乎都覺得,月兒是在癡人說夢。
“要我說啊,這月兒肯定就是出去看的多了,一時間這腦子也亂了,人也迷了,好好的種莊稼不行麼,還要給那三不有村,進村的路上種上葵花。”
“誰說不是呢,咱們種莊稼,那都是分季節,人家村裏現在可好,分的一塊一塊的,分塊種地,這一片種水稻,就隻能種水稻,那邊種玉米,就隻能種玉米的……”
人們對於明月兒的那些議論聲,她也不是不知道,隻是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過。
旁人說什麼,對於月兒而言,不疼不癢,也長不到身上去。
自從京城那一劫過後,明月兒也是大徹大悟的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人人心馳神往的詩和遠方,也就那樣。
任何一處地方,都是人為建築的。
既然大家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那就從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改變。
“放心吧,月兒讓種的葵花,那到時候要是用不上,咱給葵花籽兒摘了,到時候賣瓜子兒不也成,回頭種植水稻嘛,咱秋種,種在哪兒不是種,不影響收成不就成了。”
張嬸兒聽著外頭幾個年輕的小媳婦兒們在齊聚著商量著,月兒這回決策的事兒,於是主動對大家夥兒勸說道。
杜柳氏歎息了一聲,她又瞅了瞅張嬸兒,“本是想著,月兒能帶著咱們幹啥大生意的,這,這不也還是種地的那點活兒,就這麼捯飭捯飭的,月兒說,到時候會有大批的人來咱村裏,爭著要來咱村裏,要住咱村裏,這事兒,張嬸兒你說能有譜麼?”
這窮鄉僻壤之地,也是叫他們很沒底氣啊!
誰會願意來他們這兒住呢?
張嬸兒沒有說話,而是目光注視著前麵不遠處,正和元卜抱著一個巨大的木材板子,蹲在地上忙碌著的月兒。
“月兒說的話,我都信。”張嬸兒堅定地說道。
大家夥兒,瞬間也都啞口無聲。
除了要給村裏增添一些建築物之外,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太過麻煩的事兒。
明月兒專門趁著三伏天來臨之前,又托人從外頭弄回來了好些的桃樹。
“嘿嘿,來年開始,咱村兒裏就再也不用出去買桃兒吃了。”老許站在村口那看著外頭用著牛車,板子車往村裏推著那高聳的桃樹,他樂嗬的嘴巴都要合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