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自找別扭的辯機!(1 / 2)

劉洪仔細觀察,結合心中所學,相互印證,越看心中越驚,眼睛越亮!

“好大的手筆!”

這躍馬橋,不單單是機關造物,而且還潛藏著陣法的痕跡。

這躍馬橋似乎是某個大陣的一個節點。

劉洪推斷,這個陣法極大,範圍極廣,幾乎籠罩了大半個長安城。

像躍馬橋這樣的節點絕不止一處,而是至少四處、八處,甚至更多處!

仔細觀察,他心中隱隱有了些猜測,但卻不敢確定。

不論它是什麼,這個工程絕對浩大,動靜肯定不小,而且耗時日久。

但時至今日,卻愣是沒有一絲風聲外漏,最有可能就是在修建長安城時,悄悄完成的!

而長安城,正是前隋的大興城,所以這幕後之人,極有可能是隋朝某個位高權重的重臣!

劉洪心中瞬間跳出兩個名人:一個便是前朝司徒楊素,《大唐雙龍傳》中留下楊公寶庫的那個;而另一個是長安城的設計者、建造者宇文愷!

他感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唐雙龍傳》中,為楊素修建楊公寶庫的是機關大師魯妙子。這雖然是,卻也足以說明,在世人眼中,楊素本人雖然有才,卻是不懂機關術的,或者機關術造詣不高。

他如果想要布置如此大陣,首先便是要請一位機關大師或者陣法大師出手幫忙,就如大唐雙龍之中,他請了魯妙子一樣。

而這個世界裏是沒有魯妙子這個人的!

假設,楊素真的找了這麼一位高人幫忙,那麼此人必然會參與到大興城的建設之中,不管是明麵,還是暗地裏,隻要有這麼一位高人,便必定會留下痕跡。

可以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人存在!

可如今幾十年過去,卻沒有關於這位高人的任何信息傳世,就仿佛沒有這個人一般。

那就隻能說明,根本不存在這個人!

而沒有這個人,楊素的可能性就可以排除了!

而宇文愷,他既是長安城的設計者,又是建造者,雖然沒有聽說他精通機關和陣法,但他是當世最頂級的建築學家,而建築學卻是一門很神秘的學科,包羅萬象。

就比如明初的汪藏海,那也是一位建築學家,組織修建了明皇宮、明皇陵,並附帶設計了很多大型城市,但是這些成就跟他背地裏做的那些事,簡直就是小兒科!

而宇文愷也是建築學家,按時間節點,還是汪藏海的前輩,這精通機關術和陣法是極有可能的。

在當世,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長安城的一切,他要想搞些小動作,簡直不要太得心應手!

當然,也不排除宇文愷和楊素合謀,甚至宇文愷根本就是聽從隋朝皇室的命令而設置,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至於真實的情況具體如何,那就隻能等打開機關,破了陣法,進入到陣法之下,見到隱藏在背後的東西,才能夠弄清楚!

至於說,這會不會是某位大能的布局,神不知鬼不覺留下的暗棋,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

因為,真要是大能的布局,即便是最次的人仙,都不會布置的這樣粗獷,也不會這樣的簡陋。

這種眼力勁,他還是有的!

電光火石之間,劉洪完成了頭腦風暴。

他有些躍躍欲試,想要破解機關,但看了看天色,今夜怕是不行了。

這石橋的機關破解起來倒是簡單,但陣法卻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沒有探查清楚整個大陣的情況下,他是不能輕舉妄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