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漢三祖(1 / 2)

不久,父子二人來到了武英殿後麵一處不起眼的偏殿,這裏是皇室子弟打坐練氣或者閉關悟道的地方,平時人就極少,今日更是一個人都沒有。

劉詢誌徑直帶著劉遠風進入了其中一間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小屋,又把門從裏麵鎖好。隨後不知觸動了什麼機關,地麵的角落裏竟然露出了一個密道口。

劉遠風咋了咋舌,跟著自己的父皇走了下去。

隻見劉詢誌熟練地點燃了一隻放在密道口的火把,然後舉著火把在前引路。

二人先是向下,後是直行,最後則是向上,走進了一處不小的空間。

“這裏是我劉宗收藏武功典籍的地方。這裏的高深功法都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秘籍,甚至有許多是當今一些武林門派和武學世家的不傳之密,還有很多外界已經失傳的功法秘籍。

所以這裏修建的極為隱秘,並且從不對劉宗嫡係子弟以外的人開放,而我劉宗子弟也要嚴守這裏的秘密,絕不可讓外人知道還有這麼個地方。

不然的話,那些蜂擁而至的武林高手一定會讓我大漢皇宮永無寧日的,你明白嗎?”劉詢誌簡單的介紹並囑咐了一下。

劉遠風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好奇地打量著這裏,“這到底是什麼地方啊,看空氣和光線,好像不是地下了?”

“這裏是在一處山腹中,在山上不起眼的地方打有通風口和透光口。不過到底是在哪座山的腹中,你就不用猜了,就算你猜對了,朕也不會告訴你”。

劉詢誌這最後一句話,讓劉遠風生生把已經到嘴邊的話憋了回去。

事實上,這地方確實不難猜,整個皇宮附近就沒有幾座山,再綜合分析下到地道後所走的方向,就大致可以有個判斷了。

隻是雖然能確定大概方位,但具體是哪個小山頭就很難確定了,而劉遠風也確實沒有那個閑心去研究這個問題。他一直堅信一條真理——人的好奇心不要太強。

“我劉宗號稱火神血裔,大陸第一宗,自太祖建立大漢帝國後,東遷之前共傳六十五帝,一千四百餘年。東遷後,世祖複漢至今又已傳六十帝。

而你可知道,在這一百多位帝王之中,有幾人的主修功法是輕功盜賊之術嗎?”劉詢誌見劉遠風很知趣的沒有多問,便繼續緩緩說道。

“哈哈,不會一個都沒有吧,都是當了皇帝的人,學這些東西幹什麼!”劉遠風還真是比較正經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劉遠風言畢,卻隻見劉詢誌原本背對著他的身體猛然轉了過來,盯著劉遠風說道:“你錯了,在他們開始習武的時候,大部分都跟你現在一樣,還沒有當皇帝,還都隻是小皇子而已!

但他們中隻有兩個人,而且就算加上那些最後沒能繼承皇位的劉宗嫡係子弟,也隻有他們兩個人,最終練成了我劉宗的輕功盜賊之術!”

劉遠風聞言稍稍吃了一驚,但隨即笑道:“是哪兩位跟我一樣悲天憫人的祖先啊?”

雖然這麼問,但劉遠風心中想的卻是:“居然還有兩個懶蛋膽小鬼!嘖嘖,別是什麼大昏君吧,難怪劉宗幾次強盛又幾次衰落了。真是那樣的話,老頭子就未必肯讓我學了。不過,會選擇學這種功法的人,肯定不會是什麼有出息的治世明君啊,該怎麼辦呢?”

可是劉詢誌接下來的話卻真的讓劉遠風震驚了,這也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次真正被劉詢誌的話所驚到。

“選擇並練成輕功盜賊之術的兩位祖先不是別人,正是我大漢開國之太祖皇帝與複國的世祖皇帝!”

看到劉遠風聽到這句話後震驚的神情,劉詢誌非常滿意,露出了笑容,繼續說了下去。

“事實上,我劉宗擁有全大陸最高深玄妙的輕功盜賊功法,而且兩位祖先都是將輕功之術修煉到登峰造極之人,據說最後都隻差一步就可以到達那傳說中的道階之境了。

兩位祖先又都結合畢生感悟,將我劉宗的輕功功法做了改進,使其更臻完美。不過也正是因此,我劉宗的輕功盜賊功法成了這裏收藏的上千種各類武學功法中,最為深奧晦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