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堅自然也聽出了劉詢誌對自己的不滿,立即再次跪倒,說道:“陛下,此次東部三郡暴亂不同以往,是突然在多地同時爆發,加之地方官員在叛亂初期隱瞞不報,使臣等完全措手不及。
老臣收到消息時,就已經是如今的局麵,絕無刻意隱瞞陛下之意。陛下,老臣身為丞相,施政無能,致使亂黨猖獗,請陛下治罪。”
劉詢誌見狀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崔愛卿請起,此次亂黨竟然如此猖獗,絕非普通的暴民匪亂,定是有人在背後策劃指使!
崔愛卿為朕操勞國事,盡心盡力,乃帝國頂梁之柱石,朕絕無責怪之意,愛卿不必自責。”
劉遠磊也上前攙著崔堅站起來,說道:“崔相快起來,父皇說的對,這事兒不能怪您,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平定叛亂,抓出幕後操縱之人,穩定帝國局勢。
馬上就是父皇的壽聖節了,帝國絕不能在這個時候出事兒,那會被大陸各國恥笑的。”
“老臣謝陛下,謝大殿下。大殿下所言極是,我大漢要是在這個時候局勢不穩,不僅僅會被大陸各國恥笑,還會被看作是我大漢國力衰弱、自顧不暇的證明。
到時候恐怕會讓代、楚、魏這些屬國心生二意,古卑人和燕、齊等國甚至會趁火打劫。那樣的話,我大漢內亂未平,外患壓境,則帝國危矣。”崔堅起身後說道。
“言之有理,那崔愛卿有何良策?”劉詢誌問道。
“陛下,老臣以為,對於此次東部三郡的叛亂,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但以我大漢的軍力,想要平定並不難,隻是時間問題而已。但正如剛才所分析的,平叛的時間如若過長,會帶來一係列無法預料的後果。
所以我們這次必須以雷霆之勢一舉掃平亂黨,向大陸各國展現我大漢國力、軍力之強大,震懾那些心懷叵測之人。這樣的話,我們就必須以數量和質量都占有絕對優勢的軍隊迅速出擊!
故而,老臣來之前與幾位重臣商議後,鬥膽奏請陛下,調派威德親王殿下親率禁衛軍前往東部三郡,統一節製各路軍隊平定叛亂,以便盡快穩定壽聖節期間的帝國秩序。”崔堅躬身奏道。
“萬萬不可!”劉遠風聽到崔堅的話後,立即說道。
看到眾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劉遠風頓了一下,然後才說道:“既然馬上就是老……嗯,是父皇的壽聖節,那麼聖都的治安就是重中之重,此刻更不應該從父皇身邊抽走聖都的防禦。就算非要抽調部隊,也理應調動聖都外圍的鐵衛軍團,而不是禁衛軍團!”
崔堅略顯詫異地看了一眼劉遠風,隨後說道:“三殿下所言有理,陛下身邊的防衛力量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也正是為了保證陛下的安全,駐守聖都外圍的整編第三鐵衛軍團已經以營、哨為單位分散,各自駐守於裕京郡各府、縣和較大的集鎮之中,確保壽聖節期間的各地治安不出問題。
而負責聖都城防的整編第二紅盾軍團也不宜動用,況且紅盾軍團是重甲步兵軍團,行動速度過於緩慢。因此,在整個帝國各精銳軍團中,目前就隻有禁衛軍團可以迅速出動平叛。
所以,陛下,三位殿下,老臣奏請調動禁衛軍團部分兵力前往東部三郡平叛,並非不重視壽聖節期間的聖都防衛,而恰恰是在保障聖都防衛不出問題的基礎上,所能找到的唯一辦法。
另外,此次平叛,派出的將領需要協調至少三個郡的地方文武官員,節製三個軍團幾十萬大軍,也隻有帝國親王這樣的高位者才能服眾,老臣也實在找不出比威德親王更合適的統兵人選。如若三殿下有更好的建議,老臣自當遵照執行。”
崔堅這話語中還有一個潛台詞沒有說,這次派出去的大將軍到了東部三郡後,軍政大權在握,幾乎就是一手遮天的土皇帝了,如果讓別人去,劉詢誌這個皇帝豈能放心。
劉遠風見崔堅最後竟然將了自己一軍,便也立即在腦海裏把大漢的各大軍團挨個過了一遍。
大漢帝國如今在賬麵上有著12個軍團,實際總兵力大約八十多萬,其中第十七和第十八這兩個暫編軍團純粹是為了撐門麵嚇唬人的,肯定不能去。
據說因為財政吃緊,組建幾年來,暫十七和暫十八兩大軍團連基本的武器裝備都還沒配齊,人員數量也一再壓縮,如今加起來都不足十萬人,三年來的主要任務竟然是屯田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