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連一個莊園都沒弄好,雷雲就在裏麵勾畫美好未來,為的也是教會發展後能少走彎路,一個教會一旦走錯路也許要數百年才能恢複元氣,他連種子任務的後續獎勵都不知道等不等的到,哪裏能忍那個時候。
說到莊園,被法師損毀的石塊也不知道該找哪個賠償,法師的荷包已經搜過了,裏麵就七個金幣和一些散錢,賠一半都不夠。
第八天一早,最後一批石料運到,雷雲在寢宮以真身形態會麵了采石場老板。
看到采石場老板盯著他後麵的尾巴直吞口水,他知道其實隨便忽悠一下也能忽悠過去。不過人不能隻看眼前的利益,要盯著更遠的地方。
這名稍有點微胖的采石場老板雖然曾經想要食言不給石料,卻是一名對新技術很重視的人。作為一個管理者,隻要不是身邊親近之人,這世界上沒有不能用的人,出了問題自然有使徒和裁判所收拾。
按照約定,雷雲給了他第二項技術改進方案,就是改進車輪,他們現在使用的牛車車輪是木包鐵的軲轆,看起來貌似很結實,但畢竟是個完全硬質的輪子,路上有些坑坑窪窪時牛拉著也不會有多輕鬆。
雷雲知道怎麼整橡膠輪胎,甚至醫用矽膠都知道,但那玩意畢竟需要不算低的工業基礎,也不知道本地有沒有類似的樹木,所以他用更簡單的辦法——彈簧減震係統和輪胎的皮質外層,減震後將提高對付不平坦路麵的能力,從而提高平均移動速度並使得拉車的動物更省力,車輛因車輪問題而導致的損毀率也會降低很多。
彈簧減震最重要的自然是彈簧,對於古代來說這不是件容易事,但所需的並非是彈簧片而是很粗的車用彈簧,掌握了製造低碳鋼的方法後純手工也不是弄不出來。
雷雲用生存工具中的鋼絲鋸向采石場老板展示了彈簧的工作原理,對方立刻就知道這玩意有啥用了。他們現在所用的車輛最大的問題是一旦路上有個石頭什麼的,車輛一震動實際上石料的升降會讓牛感覺重量時輕時重,本來就慢的速度會變得更慢,不然一輛牛車完全可以拖的動三噸石料,而不是現在的兩噸。就算隻增加兩百公斤,也是利潤的飛躍,而改裝牛車的成本,也就是和損毀抵消掉,不可能更多。
低碳鋼的製造方法,雷雲也免費提供給他,現有的刀劍中肯定是有很多接近低碳鋼甚至還有品質更高的都說不定,畢竟這世界是有魔法師的,所以這東西沒什麼好用來交易的。
等采石場老板記錄了方法準備離開時,雷雲又開啟魔鬼誘惑模式:
“你想要賺錢嗎?想不想把你的生意擴大到整個世界?”
采石場老板的腳步馬上釘在地麵上,他知道後麵的是魔鬼,可賺全世界的錢啊!他孤陋寡聞,隻知道周邊有百來個城市,可隻是這百來個城市,也夠日進鬥金的,若能把生意擴大到那個地步,他算金子就要按磅算而不是按盎司!
看到他變成一副笑臉轉回來,雷雲知道有戲了。
他的合作模式很簡單,教會在新城市建立分支時,會立刻買下一塊適合采石的地區無償交給對方使用,教會也會幫忙被動式宣傳采石場,也就是別人問起時才提到它。而采石場一方負責免費供應教會所需石料。貌似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仔細想一想卻不少。
首先教會購買采石區就讓采石場老板降低了投資風險,他隻要拉人和牛……甚至直接到目標區買就可以了,和其他采石場發生糾紛搞不贏直接拉牛跑路就是,大不了到教會其他新地盤去幹活,除了幾頓飯錢他不會有任何損失。實際上教會初期隻需要建一個教堂的石料,隻要幾天就能完成,而教會人員一到,就能幫采石場進行前期宣傳,就算隻扛一個月,他都可能會賺點錢。
隨著他的錢增加,不可能一直都搞不定本地采石場的惡性競爭,良性競爭因為他的技術改進肯定能搞贏,他有改進技術的願望,隻要規模擴大技術改進隻會加快,不太可能被本地沒有實力的采石場偷學全部技術。
在教會一方,購買采石場地塊,也就是和建立教堂所需的資金相當,采石場老板跑路後完全可以賣掉。教會不用跑路,完全可以等到合適的人合適的價格以等價出售甚至更多,除了工程隊工錢,等於免費賺一個教堂,或者不賣掉改作它用。要是采石場老板沒被趕走,教堂也是需要周邊設施的,專門的醫療所、孤兒所,在本城建立第二個、第三個教堂,等實力擴大采石場提供的石料就從租金變成保護費。
雙方各有難處也各有優勢。教會除了教廷中樞,是不可能去供養一個采石隊伍的,自然該找專業人士處理。采石場一方,他們跑去一個地方買人買牛買地,石料卻沒人要、受到打壓還沒人幫忙,這些人、牛、地都要折價賣掉,就算把人和牛拖去其他地方,這種事情稍微重複發生就會買不起地皮,畢竟人和牛走在路上也是要錢的。另外采石場自己去宣傳自然不如借神職人員的口來的可靠,不要說他們的社會發展程度,就算是電氣化社會,口碑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