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漫威的彩蛋(1 / 2)

“哥倫比亞已成曆史,索尼並非白武士。”——《洛杉磯時報》

“好萊塢帝國落幕,電影股下跌三成。”——《華爾街日報》

雖然索尼和明大集團等做得隱秘,但美國無孔不入的記者們還是收到了哥倫比亞被拆分的消息。一時間美國相關上市電影公司的股票大跌,連帶幕後母公司股票也被影響,整個道瓊斯指數也下挫幾百點。尤其剛剛上市的新線電影,甚至跌破了發行價,成為雞肋一般的股票。

當然,也有財務頗為可觀的電影公司,比如帝皇特效與漫威影業。身為《蜘蛛俠》的製作方與版權擁有者,兩家公司頗受粉絲喜歡,可惜二者都不是上市公司,也沒有上市計劃。

《蜘蛛俠》在北美上映兩周,票房突破六千萬美金,依照此趨勢,在四周內票房過億不是問題。而環球發行的《蝙蝠俠》雖然晚上映一天,但首周就井噴破三千萬,獲得票房冠軍。次周更是後來居上,獲得總票房七千萬美金。其中《蝙蝠俠》的導演提姆伯頓功勞不小,其在好萊塢有鬼才的稱號,是新一代導演中的佼佼者,蝙蝠俠中濃鬱的哥特風格深受影迷的追捧。

“給我八點的《蜘蛛俠》票,然後十點半的《蝙蝠俠》票。”在各大電影院,影迷們並非那部電影的死忠,往往都是看完其中一部,再去看另外一部。

“《蜘蛛俠》看動作,《蝙蝠俠》看科技。”這是看完兩部電影的影迷說法,眾口一詞。至於劇情,拜托,誰還管劇情。

兩部漫畫英雄電影在熒幕上首次交鋒,讓影迷們爽到爆的同時,也不免遺憾。蜘蛛俠與蝙蝠俠的漫畫粉絲開始討論誰更厲害,以及各自的漫畫宇宙。

第四周,在你追我趕的情況下,《蝙蝠俠》的票房達到一億三千萬,《蜘蛛俠》也達到了一億一千萬。這個成績讓漫威影業開始了提前慶祝,總投資不到五千萬美金的《蜘蛛俠》,僅北美市場就收回成本並獲得利潤,打響頭炮。相反《蝙蝠俠》就不那麼開心了,因為它的投資是八千萬美金。

當然,這隻是首輪放映,後麵還有美國廣大小鎮的二輪放映和三輪放映,上映時間可能長達半年甚至更多。最後才是錄像帶發行銷售出租收入,還有電視轉播權的收入。

“各位,這個票房收入你們很滿意嗎?”楊守禮看著下麵掩飾不住笑容的高管,麵無表情。“我們與《蝙蝠俠》還有兩千萬的差距,電影還未下畫,現在慶祝是不是太早了。”

“楊先生,對方實力不俗,如今我們已經算平手了。”一名高管說道。環球的發行實力超過哥倫比亞一大截,投資多出三千萬美金,還不算後麵追加的宣傳費。而導演又是聲名鵲起的提姆伯頓,能有如今的票房收入,不管是索尼哥倫比亞,還是漫威,驚奇,都很滿意現在的結果。

而最滿意的恐怕就是驚奇漫畫了,除了從漫威影業中獲得可觀的利潤分成之外,線下的漫畫銷售收入也有很大增長。驚奇除了繼續連載《蜘蛛俠》的漫畫之外,還再版發行了之前的漫畫合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