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陛下是明君(1 / 2)

唐武德九年,九月初三。

二十萬突厥大軍已然退卻,長安城內人心惶惶的局麵終於有了緩解。

正午剛過,長壽坊一家名為“長壽”的餅鋪裏就已經擠滿了人。

五官明麗的芸娘在堂間穿梭不止,眉眼間頗有幾分英氣,隻是太瘦了些。

“芸娘,兩斤湯餅,俺自己吃一斤,剩下一斤帶回家給俺媳婦兒和姑娘吃!”

“芸娘,突厥人退了,我想打上十斤醉八方尋幾個老友好好醉上一場,不知可否破例?”

鋪子裏人聲鼎沸,林北辰很是無奈。

直到現在他都還有些不習慣這些稱呼。

明明就是麵片兒,幹嘛要叫湯餅?

餅就應該是圓的!

還有那醉八方。

雖然隻是最簡單的蒸餾法釀出的高粱酒,但受限於場地、工具和芸娘那小心翼翼的性子,這玩意兒存貨屬實不多,開口就要十斤,還有沒有王法了?

唉,算了算了,突厥總算是退兵了。

雖說與自己的記憶多少有些偏差,但也的確是件喜事,難得芸娘如此高興,賣就賣吧。

看來自己這隻穿越而來的小蝴蝶翅膀還不夠硬,沒能把曆史的車輪給扇到一邊去。

算了,管那麼多幹嘛,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好事。

這麼一想,林北辰大手一揮:“芸娘,今兒高興,不限量了,賣,敞開賣!”

聽他這麼一說,鋪子裏立時一片歡騰。

猛然爆發出的叫好聲足足傳出半裏遠。

小半個時辰後,終於將一早備好的麵全都賣光,芸娘忙得暈頭轉向,但臉上始終掛著笑。

許多人早已吃完了,但卻一個也沒走。

林北辰往堂間一坐:“咱還是接著講一百零八英雄傳?”

“今日講些提神兒的,最好是倒拔垂楊柳那一段兒,要不然這心裏憋屈得很。”

打眼望去,是街口陳鐵匠,五大三粗的,剛剛要買兩斤麵的就是他。

林北辰便又笑了笑:“陳叔,你憋屈啥啊?”

“嘿,你沒聽說麼?陛下可是許了不少金銀財寶,才哄走了突厥人,丟死人了。”

話音一落,一個坐在角落裏,約莫二十七八歲的華服青年便是微微一震,坐在他身邊的胖子和黑衣漢子也都不約而同的緊張起來,正要起身說話,卻又被那華服青年用眼神給攔了下來。

林北辰又笑了笑:“陳叔,這就是你想岔了,陛下這乃是聖明之舉。”

“此話怎解?”

“林郎君,你這話說得奇怪,俺聽不懂!”

“就是,陛下幹嘛答應給他們錢?咱大唐難道還怕了突厥人不成?”

“你給仔細說說,要不然咱這心裏是真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