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盟不戰而敗,很快內部開始分崩離析。
那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誰能跟錢過意不去。
時間一晃,兩年過去。
成郡王依然在臨時住所的百翎軍指揮所住著,他的郡王府還是沒有見到影子。
新北府的雨季,再見不到豔陽,陰雲密布,大雨說下就下。
這十幾天幾乎下個不停,河水暴漲,府城裏人人擔憂。
從鐵器坊回來的尹陶取下身上雨披,就問迎出來的槿嬤嬤道:“今天王妃過得怎麼樣?”
槿嬤嬤急得想哭:“王妃聽到說江家堰可能要潰壩,已經到堰上去了。”
“什麼?那裏如此危險,她還往壩上跑。”
一聽江團去了江邊,尹陶臉一下沉下來,轉身衝出府門,連雨披都沒要,翻身上馬就往府河上去。
跟在他身邊的一杆護衛慌忙也拉馬轉向,呼喝著追出門去。
六月的雨依然冰涼,江團裹緊身上披風站在府河的岸堤上。
旁邊小鐙子努力替她撐著傘,可被風卷起的雨滴還是打濕江團的衣裙。
“王妃……我們快回去吧!要是郡王知道會生氣的。”小鐙子都沒空去抹自己臉上的雨水,哀求道。
“怕什麼,郡王又不是那種隨便責罰人的。”
江團眉頭緊鎖,眺望著遠處已經成為一片汪洋的府河。
河水翻滾洶湧,卷著泥沙使勁拍打向江家堰的分洪堤。
此時,一大群人正在岸邊搬運著沙袋,努力將兩岸河堤加固著,想要保住兩岸萬畝良田。
從最初到現在,江家堰已經是修建第三年,如今初具規模。
沒有修建尹陶說的那種,能行船的運河,而是一條丈寬深渠。
蓄積的河水通過溝渠,流向四麵八方,在旱季時依然能澆灌著莊稼。
也是在去年,新北府迎來了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豐收。
再沒有缺水的莊稼,立馬展示出自己頑強生命力。
飽滿的顆粒,沉甸甸的穗子,幾乎每家每戶的糧倉都堆滿,人人都吃上紮實的飯食。
每一家都在憧憬著未來再開幾畝地。
而那些還沒有溝渠延伸到的地方,都翹首期盼著,誇讚著,羨慕著。
江團的棉田在種過兩季棉花後,江家堰河水就引進田了。
她就將棉田種植技術傳授給下家莊的農戶。
那裏的旱地一樣適合種棉,農戶種,江家收,使用公司加農戶的形式。
而她自己買下的農莊裏,那片田已經在插秧種稻了。
現在正是秧苗生長時,隻需要再過兩月,就能在新北府收獲到自己的大米。
一切都很順利,可今年的雨季來得格外凶猛,好像是要把全年的雨都集中在一起下,遠超出其他年月。
江家堰沒有完工,方寒也沒有回京,還留在新北府。
此時他帶著一群提著鍬的漢子跑過來:“王妃,再不毀堰,兩邊的堤圍就保不住了。”
在他身後,那些衣衫襤褸,滿是泥土的漢子個個神色戚戚。
江團頓時心疼得說不出話來,就連身體都在微微顫抖:毀堰,自己三年辛苦的心血就沒了。
可是不毀堰,洪水會衝進那些沒有堤壩的田地。
雖然那些都是普通農戶自己開荒出來的田地,不是江家的,也是一家人唯一的生活來源。
這一年,在四處流浪的新北府流民紛紛回轉。
官府劃出靠近府河一代的荒地給他們耕種。
這樣依托江家堰的蓄水,他們以後也沒有旱災的風險,沒想到回來第一年,就遇上水災。
此時,這些流民就在參與搶修河堤,想護住自己那幾畝麥子。
就在這時,江團身後出現一隻大手將她扶住:“不能毀堰,你們的損失,王府承擔。”
PS:感謝lhrgxf的打賞,感謝薄荷不好養、阿冰姐姐的影子、江樓月、龍翔鳳鸞等朋友的推薦票。
感謝大家幾個月的支持,才能堅持到現在。
寫到這裏,本人也感覺自己非常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沉澱些時間,在這裏跟大家道別!
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