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的怒氣如同海潮一般洶湧澎湃,瘋狂擊打著他的理智。
什麼叫出賣骨肉相連的血親,什麼叫出賣柱國基石的大唐子民?
自己一心為國,想要打造繁榮昌盛的大唐帝國,何至於會成為這等泯滅人性的所在?自己為了大唐犧牲如此之多,爾等坐享昌平盛世,就不能為自己犧牲一些?
李世民麵色鐵青,怒火充盈的盯著李承乾,咬緊了牙關。不得不說,他心中憤怒的同時,也有一些心虛,畢竟吐蕃和親之前,他與突厥高昌皆有過聯姻。
可以說不僅是大唐,自漢朝打開了和親的先例之後,後世皇帝哪一個沒有為了帝國安寧,嫁女離國?
惱羞成怒。
“該死的賊和尚,虧朕如此厚待於他!”李世民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怒氣衝衝,旋即回味起後麵一句話,禁不住又有些複雜。
難道朕,真的想錯了?
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這句話說的是明朝曆代君王舉世無雙的風骨,不僅廢除了納貢稱臣和親的先例,還定都京順,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
可以說,大唐繁榮無雙,但漢人風骨,終究差了明朝一大截。
李世民齜著牙狠狠的罵了一句之後,果斷揮袖離開,原本想要探望南平公主的心思,也淡了許多,因為嚴格算起來,下嫁南平,也稱得上和親。
眼見李世民離開,李泰朝著李承乾輕輕拱了拱手,咧嘴輕笑,“皇兄堂堂太子之尊,竟會去相詢一個出家小和尚,還聽信他這等荒謬的言論,真是該說皇兄糊塗,還是該說……皇兄風骨無雙?”
李世民惱怒離開,自然要數李泰最開心,他巴不得李承乾惹惱陛下,失了君臣德行,越是如此,說明李承乾距離罷黜越來越近,自己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多。
“太子殿下,泰還要去鴻臚寺見一見吐蕃使團,就不叨擾太子殿下了,泰告辭。”
李泰挪動著肥胖的身子,繞開李承乾出了來儀殿,李承乾麵色溫潤如玉,絲毫沒有因此而生氣,撩起下擺一瘸一拐的進了偏殿,他要去見一見南平。
辯機大師說的沒錯,任何一位公主,都是他的手足至親。
……
李承乾在來儀殿陪著南平坐了一會,安頓了幾句,留下太子妃為南平織的一道袖帕之後,便轉身離開了,離開的時候,卻瞧見一襲白色裘絨的高陽俏生生的站在殿外。
“高陽,你也是看南平的?”李承乾溫和的笑了笑,如玉一般俊俏的麵容,總能給人以親切感。
高陽溫婉行禮。
李承乾微笑著點點頭,“南平皇妹出嫁,本是大唐的喜事,奈何所托非善,終究讓人心中不忍……”李承乾笑著伸手,想要摸摸李鈺的頭發,想了想又放下。
“希望高陽皇妹能所托善人,尋一樁真正的歡喜婚事,莫要辜負了這大好韶華。”
高陽眼睛微微睜大,慢慢彎出一個弧度,“謝謝太子哥哥。”
“嗯。”
李承乾點頭示意,轉身出了來儀殿,高陽一直望著李承乾離開,微微輕歎一聲。
“太子哥哥心情溫潤,謙謙君子一般的人物,真是上天妒英才,竟讓他落得腿疾不治……”南平一身素雅的宮袍,長長的青絲如瀑一般垂落,美妙不可方物,奈何眉目間一抹優思散之不去,憑添一抹嬌柔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