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文揉了揉眼睛,有些不確定的問道,“剛才我好像瞧見辯機老弟了……看錯了?”
程處默黑瞪著牛眼掃視一圈,一巴掌呼在李思文腦門上,“胡咧咧什麼,怕是沒醒酒吧。”
“……”
段瓚翻了翻白眼,“今晚便是長安城花魁大會,你倆可有把握?”
李思文仰著頭,“某可是有辯機老弟寫給某的闕詞,今夜怕是除了明月姑娘之外,再無人可以和某的紅香姑娘匹敵!”
段瓚翻著白眼,“說的好像誰沒有似的……”
程處默拍著胸脯,大怒,“狗日的,俺就說那天你倆怎麼鬼鬼祟祟從興善寺出來,感情是去辯機老弟跟前討要詩詞……這等事,找俺不就得了,俺最近也作了好幾首詩,可不比辯機老弟作的差……”
“滾!”
“……”一行人打打鬧鬧,很快就消失在朱雀街頭。
長安燈會在東西兩市都有,相傳漢文帝劉恒在周勃、陳平的支持下,誅滅了企圖發動政變的呂代集團的勢力,登上皇帝寶座。因勘平叛亂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逢這天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
又因正月為元月,夜在古語中叫宵,於是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這天定為元宵節。漢明帝時期,蔡愔從印度求得了佛法,為了提倡佛教,表示對佛的敬意,漢明帝便敕令在元宵節這天點燈。這便是元宵節張燈、觀燈的起源。
發源在漢朝的上元節,過了近千個年頭之後,依舊是那座城,依舊是那寫燈,卻已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上元乃是大節,唐太宗為了讓大唐子民能夠共賞花燈,與民同樂,特意規定上元前後可休沐三日,並且取消宵禁的規矩,“執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許馳禁”,謂之放夜。
所以這一天,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衣著華麗出行。甚至因為大唐民風開放的緣故,一些大家閨秀,豪門婦人都會出行賞燈,已故長安街頭人潮洶湧,熱鬧非凡。
李業來到西市的時候,天色還早,可是長安街頭已經掛滿了彩燈,燃起了燈火。
徇爛瑰麗的色彩從燈籠中飄出,將整個長安街頭映照的富麗多彩。
很漂亮。
李業神色有些恍惚,望著滿街的燈霓虹彩,神色越來越亮。
“這位公子,看著您像個讀書人,要不要過來作一首詩詞?”忽然,一道聲音從前麵響起,李業抬頭,看見街邊的一道書坊門口掛滿了彩燈,一個老漢點頭哈腰笑道。
李業並沒有穿僧衣,且帶著氈帽,這老漢顯然錯當李業為書生了。
“今夜恰逢上元,乃大唐喜事,若是公子能做一首詩詞,老漢便送公子一盞花燈。”
李業轉頭四顧,發現周圍有不少讀書人攢聚,一個個凝神深思,還有不少人手上已經提著花燈,顯然是已經做好了詩詞,換好了花燈。
李業抿著嘴,忽然笑了。
“來,拿筆來!”
老漢嗬嗬笑著,從店中拿出筆墨,並拿出來一個空白的燈籠。
李業提筆,落字,一氣嗬成,長安街頭瞬間一靜,緊接著嘩然一片。
“臥槽,這哪來的書生,寫的字竟然如此之醜!”
“確實醜,竟不如某家三歲小兒所書,真是駭人聽聞!”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呸!”
“……”
李業麵色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