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的主院中,周媽媽正在跟孫夫人稟報道:“夫人,知秋那奴才挨了十個板子,等傷好了就會被送去廖家,想來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至於那個張婆子,他們全家都已經被送去莊子上了。”
孫夫人哼了一聲,沒什麼精神。短短的十幾日,她瘦了一大圈兒,臉色灰暗,精神萎靡。
“周媽媽,你說這麼折騰有什麼意思?我還不如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算了,管他們鬧得天翻地覆。”孫夫人無奈地歎道。
“那您就看著那幾個小賤人,如此猖狂。”周媽媽心有不甘。
孫夫人眼底一片淡漠,冷冷道:“我反正也沒有孩子,爭來爭去,為了誰呢,最後還氣壞了自己的身子,得不償失啊。”
周媽媽眼圈一紅,她跟隨孫夫人十幾年的時間,感情深厚。現在看自家夫人如此痛苦,心裏也難受的緊。
“老奴省得了,以後老奴就服侍著夫人,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讓那兩個賤人爭去吧。”
想通了的孫夫人,從此以後倒是放下了爭寵的心,安安生生過自己的日子,身體和心情都越來越好,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要是讓廖秋菊知道這些,肯定要讚同一句,女人幹嘛要為一個渣男而陪上自己的一生呢。
而孫家發生的事情,也在臨青縣著著實實的火爆了一陣子。傳到市井中的流言,有無數個版本。
有說孫家為了拉攏縣令,專門派了美貌丫頭去勾引的。也有說孫家妻妾爭風吃醋,最後連累了縣令大人的表妹。還有的人說孫夫人為了對付廖姨娘,專門想辦法抬了個平妻等等。
總之,人民群眾的八卦能力是很強悍的。這件事情的餘波,直到過年後才慢慢的消退。而這個過程中,廖秋菊一家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一家子安安分分的做著自己的生意,廖秋君則繼續苦讀為第二年的童試做準備。
偶爾,還聽聽老宅那邊傳來的消息,當作消遣。
正如孫夫人估計的那樣,知秋進了廖家的門兒,確實沒什麼好日子過。
這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廖老婆子本來打算省一筆聘禮,給自己的大孫子找個知書達理的漂亮媳婦兒。沒想到對方不僅不願意,還差點害了女兒肚子裏的孩子。
要不是夠不著,得知消息的當下,廖老婆子就能撕了知秋。
後來聽廖青雲一說,要把這個賤丫頭當做通房,送給孫子廖秋生,廖老婆二話沒說就同意了。
張氏猶豫了片刻,也沒反對。本來她還有些擔憂,一旦有了這個通房,以後給兒子娶妻就不容易了。可是,仔細盤算了一下自家的情況,她便沒有吭聲。
在鄉下娶媳婦兒可是要花一大筆錢的,可是他們家現在哪有那個能力呀。除了給老大娶媳婦兒。老二廖秋文隔年馬上又要參加童試了,也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