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也懵了。
至於嗎?
怎麼出來一個,驚呼一下?這荊楚文人,就這麼一驚一乍的麼?
然而……
這次不僅僅是這些荊楚文人,以及他身邊的徐若寧,就連旁邊的方竹,也忍不住捂著嘴巴:“是他?”
迷糊。
劉哲眨眨眼:“到底是誰,能不能說痛快點?”
“你竟然不知道他?”
我……
劉哲想罵人了。
“是他,他叫墨者,嶽群!”
這個名字一出,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嶽群?
劉哲表示自己,真的沒有聽說過,嶽不群他倒是挺熟的。
“嶽群,可是當代大炎,第一辯才!”
辯才?
這下劉哲才明白了,這些個人,為什麼一個個都這種表情。辯才這個東西,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有,比如張儀蘇秦,都是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打天下的。後來三國的時候,諸葛亮陣前氣死王朗,舌戰群儒,巴拉巴拉的,都可以看得出來,辯才在曆史長河中,從來都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辯才,必須是讀書人。
但讀書人,未必是一個合格的辯才。
這就形成了,一個辯才,在文人這個群體中,定能獲得一個更高的地位。
文人殺人,不見血。實際上說的更多的,便是這辯才。這些辯才在王朝中,常常以軍師,幕僚,談判高手存在著。
也就是說……
自己要開展一場辯論?
劉哲哭笑不得。倒不是他不敢,而是這古代辯論,大多張口都是之乎者也,他實在是受不了。而且,這些人動不動就是諸子百家,自己也不懂啊……
但是能怎麼辦呢?
硬著頭皮上唄!
“哈哈哈哈,這下他真完蛋了!”
“竟然是嶽群,我的天!”
“他不是荊楚人士啊!為何會來荊楚?”
“定是楚王邀請來的,專門殺一下這個燕王的威風!”
這一下,楚臨風等人,又開始信心滿滿,威風凜凜了。
嶽群。
五十多歲的樣子,又是一個道骨仙風的家夥,不過和剛才的王賢相比,他身上多了一種事事爭上的犀利,少了幾分王賢身上的孤傲和恬靜。
頭上,已經開始出現白頭發。
古代人因為醫療條件的限製,壽命大多不是很長。故而有知命便是壽享的說法。也就是說,五十歲以後,就是一個長壽的老年人了。
坦白講,對付一個文藝女青年,劉哲有辦法。對付一個癡迷棋藝的藝術家,他也有辦法。
但對付這麼一個,好像隨時可以問出不知道什麼問題的家夥,他是有點戰戰兢兢的。
嶽群,坐在一張茶桌之前,看到劉哲,便嗬嗬笑道:“殿下請!”
劉哲一拱手,坐在他的對麵。
全場的人,精神都跟著振奮起來,豎耳傾聽。
仿佛一場絕世的辯論,要就此開始,誰都不想錯過。
劉哲這個時候,其實也挺好奇。眼前這個鋒芒畢露的辯才,會從什麼話題開始這場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