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的旅程
我寫了點東西小說:因為我想知道U盤裏麵的秘密,可是當我真的知道U盤的故事的時候,我實在不想說太多了。
我,叫趙錢,是一個沒有太多前程的人。
專業也好,生活也好,隻是千萬的考生中的一個。沒有特別突出的才華,更加沒有驚人的天分,純粹出自於自己的良知在做事情。小飛認為我是一個危險的個性,沒有太嚴重的對和錯誤。
有一定的道理,什麼都可以完成得不錯,可是很任性,壓根就不管對和不對。很多的事情可以速成,更加多的事情需要積攢力量,一點一滴慢慢來。
“如果你可以辦到這件事情,那麼你一定要辦到,而不能等很久以後才去做這個事情。”李振海說的。我在縣城,嘉魚縣。這個很普通的地方,看著前麵的江水,沒有想法。我發現自己很幼稚,我偶然間完成了一件事情,我以為我完成了所有的文藝和文化。某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難,一時半會兒、我是辦不到的。
我是一個有毅力的人嗎?對!
我很有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沒有人可以比擬的勇氣來做自己願意的事情。我需要時間和空間去重新尋找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吧,我的回憶很漫長,很痛苦。隻是我從來就不認為這很辛苦,我習慣了辛苦。
所以我站得久遠一點。
“你站在這裏不累麼?”小飛說。
“我說:李小飛、你想太多了。沒有人站在河邊上就想自殺,或者想到周瑜。其實我真的想到了周瑜。”我說。
“你那個腦子,還是免了。”李振海說。
“你就省省力氣吧。”張恪說得很不客氣。
“什麼周瑜?現在的小孩子還真的很喜歡誇張。”一個路過的爺爺說:老齡化嚴重的現在在小地方充分地顯示了。
“是啊,沒事就喜歡胡說八道。”我說。
我們幾個的畢業設計還有論文,剛剛補考的時候通過了,然後和逃難一樣回到縣城。以免被牽連到,我真的怕了。二十多歲的人居然還要畏懼寫文案之類的,我都認為是沒有出息,可是,我一聽見論文還有後怕。可見大學的教授真的不是吃閑飯的,我們還不能夠承擔祖國四分之一的建設,我很慚愧。
我的人性隻在這一點上麵複雜。
“我們等一下去吃什麼呢?”我問。
“吃飯吧,隻有中百超市有飯吃。”小飛說。小飛的特征保留到了大四畢業和畢業以後,關於糧食的問題,問小飛總歸是沒有錯誤的。好吃的、好喝的、他都知道。
“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吃飯。”我問剛剛說話的爺爺。
那個爺爺受到了很嚴重的驚嚇,說:“你們吃什麼?”
一副文革時候,挨批鬥的反抗心理在爺爺臉上充分地顯示出來了。
“看你是個外地人,就請你吃一個飯。”我說。
“那好,你付錢。”爺爺說。
我就點了一屜包子。
那個爺爺看著我,眼睛都是紅色的,不方便罵一個不認識的人。隻好對著空氣說:“當年文革的時候,我們吃大的肉包子,如今文革結束了,還要吃小包子。人生的待遇太差了,太差了。”
“還是個下放的知識青年。”小飛產生了好奇。
“有這樣的事情?”李振海說。
“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張恪問。
“沒什麼事情,就是太有錢了,被拖到鄉下去了。”爺爺說。
“左派右派吧,說的是。那是一個失敗的政治運動,可是,它還是把文字帶到了鄉下,很多人認得字了。很多人也考上了大學,有很好的工作,隻不過人格的選擇上麵就差了很多的。人格的選擇上麵差了好多些,導致了,空有簡單的理化知識,做人很失敗。”我說。
爺爺吃著包子,沒有說話。
夏天還穿著襯衣的老頭子很少見,很利索的身體,看著很有涵養。弄不好是以前下放到這裏來的文化青年,那要是真的,人生可就不容易了。“不能夠相信所有人是好人,但是也不能夠認為很多人是壞人。”我從小就明白的道理,到了後來我還是知道。我能夠保證我的心一億年不發生改變,可是我無法保證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按著好的方向在前進。
“怎麼突然不說話。”爺爺問我。
“沒什麼,想不起來說什麼比較好,不如就不說好了。”我說。
“下放時候的待遇其實也很好。”爺爺說。
口是心非到這個地步就不是人類所為了,曾經很多東西都是為了更加正確、發展而存在的,我是那樣想的。
“不可能的,這個地方曾經的金錢,就是很多人的知識。那是不可能彌補的失誤了,才華是可以被消耗得很幹淨的。”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