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忙碌的工作裏一點一點流逝。
從五月的花繁錦茂,到六月份蟲鳥喧囂。
七八月裏,學生黨歡天喜地…
當夏日的最後一抹餘暉,在小賣部冰櫃前稀稀落落的購買者身上顯得興盡意闌時,《最終幻想》的製作終於進入了最終的收尾環節。
與此同時,已經變賣一切的公司,到了這時候資金也變得捉襟見肘起來了。
李劍沒有因為財務困難而在遊戲製作上的投入上打折,相反,為了最好地呈現出這款遊戲,他不惜變賣了自己的所有。
不僅是房子,他連自己的手表也賣了。
可以的是,本來寄予厚望的《不老頑童》的版權,打包出售沒有給李劍帶來多少收益。
隻有40萬不到…
這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當公司的經營狀況評估在銀行兩次下調後,跟隨者而來的,公司的遊戲版權也變得不值幾錢。
市場從來都是不理性的,隻講信心。
當青鳥被評估為“高危險”公司時,李劍的呼吸仿佛都是錯的。
而且,自從勞動節的那次專欄後,再也沒有任何關於青鳥和《最終幻想》的曝光,也讓不少玩家開始懷疑遊戲能否完成這件事情。
尤其當上個月《血獅》橫空出世後,《最終幻想》也慢慢的不再被玩家們所討論。
華夏遊戲公司能否做出和國外一樣優秀的遊戲?
玩家們似乎漸漸對這件事情死心了。
幸好,似乎是冥冥中青鳥命不該絕,又或者是穿越之神心生憐憫,《最終幻想》總算是提前做出來了。
而且遊戲品質表現的遠超李劍的預期!
不過,因為遊戲體積有些超標,所以他們正在努力進行遊戲的優化之中。
還有就是進行遊戲BUG的測試。
這些收尾的工作不需要李劍進行參與,在跑了一遍成品之後,他就已經知道,如果這款遊戲能夠順利麵世,那麼它一定會得到好評的。
至於最終的銷量多少,便隻能交給市場來檢驗了。
李劍現在有些更加重要的問題要去思考和完成——
《最終幻想》在國內的預熱和宣發問題。
曾經的青鳥是有著完整的宣發部門的,但…那是曾經。
而現在,不僅公司的資金不足以支持原先計劃的20—30萬宣發投入,而且事實上,他對於遊戲如何進行宣發仍舊是一籌莫展。
李劍熟悉的宣發手段大多需要借助互聯網來完成,而這個世界的互聯網…尤其是華夏的個人電腦,還正處於萌芽的階段。
不足1000萬台的個人電腦裝機量,就更談不上什麼互聯網時代了。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劍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非常好的宣發計劃。
寫來寫去,也無非就是地推以及和發行商一起展開一些發售活動。
不過這樣的困局並沒有讓李劍困擾多久,當小秘書將最新一期的《遊戲實錄》雜誌拿到他的桌上時…
李劍的腦海裏恰如其時地迸發出一個念頭。
……
潘偉是《遊戲實錄》的總編。
9月初,這將又是他焦慮的一個月。
隨著遊戲機禁令的實行,華夏的遊戲市場毫無疑問正處在不斷地萎縮的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與此同時,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正在滋生…
盜版遊戲的盛行。
現在,越來越多家遊戲公司的新遊戲不再提供漢語語言,正因此,《遊戲實錄》的競爭力正在不斷喪失。
雖然外國的遊戲很香,但是當大門被關上時,從那一刻開始,他們便無法從歐米和霓虹廠商身上汲取一個銅板了。
不管文稿寫得有多好,國外的廠商也不會為此支付一分錢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