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土夫子》(1 / 2)

次日,長沙城南,冬瓜山,居民樓內。

“蔣嫂,蔣哥現在好點了嗎?”吳明生敲了敲門,開門的是一五十上下的婦女。

“沒好,一天到晚還是呼呼大叫,這生活過不下去了,吳館主,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蔣嫂見是吳明生,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開始訴苦。

“好了好了,蔣嫂,組織是不會忘記蔣哥的,這不,我請了兩位世外高人過來了,你看看”吳明生一邊說著,一邊請根老頭、虛機子進門。

“啊啊,哈哈”

房間內突然傳出幾聲叫喊聲,喊聲之後又傳來哈哈的笑聲。

根老頭、虛機子應聲走進內屋,映入眼簾的景象著實嚇了一跳,隻見昏暗燈光下,一個披頭散發的人被五花大綁綁在床上,床上到處都是嘔吐物,伴隨著一陣陣的臭味,嘴裏不停的叫喊著,喊喊笑笑,偶爾還伴隨著哭聲。

“這燈光太暗了,看的不是很清楚,把窗簾拉開吧”根老頭對著旁邊的蔣嫂說著。

“不能太亮了,太亮了叫的更加厲害了”蔣嫂見根老頭問著,連忙上前回答。

“沒事,我們在這,你不用怕”虛機子連忙上前和蔣嫂做著解釋。

虛機子上前,當窗簾拉開的一刹那,光線透過玻璃射了進來,就在光線照在臉上的時候,床上的人叫的更加厲害了。

借著光線,虛機子連忙走上前去看了看大拇指。

“拉上吧,都看清楚了”根老頭見床上的人見著陽光時的情形,連忙讓虛機子把窗簾拉上。

“虛根同誌,怎麼樣?”吳明生問道。

“好了,我們出去聊吧”根老頭擺手,示意去外麵客廳。

“吳館長,你大概和我們介紹一下吧,要不然我們也不好對症下藥”虛機子剛剛也看了大概,心理也有了一點點底,隻是礙於時間問題,也不敢輕易下決定。

“哦哦,這個,從何處講起呢?”吳明生遞上了兩根煙。

“昨天,聽你說,什麼土夫子,什麼地圖?你就介紹一下來龍去脈吧,我們也是外地人,有些東西也弄不明白”根老頭自然也看出了一些門道,關鍵是心理還有幾個問題,無法解決,也隻好開始詢問。

“好的好的”吳明生見根老頭這樣問道,連忙應聲回答。

土夫子,是長沙對賣皇泥為生者的俗稱,後來民間以此戲稱盜墓者。至於盜掘古墓的曆史,始於何時,文獻似難查考,以長沙而言,漢代就有之。民國時期長沙盜墓之風尤盛,並形成了一批以盜墓為職業的“土夫子”。長沙的“土夫子”人數不多,五十年代初集中在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做臨時工的約20餘人,蔣萬裏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出身不是很好,沒有文化,平日靠賣黃泥為生,每天拖著一部破舊鐵輪板車,帶著一把短鋤頭和一隻蔑畚箕,到附近的山上去挖黃泥,賣給居民或酒樓作煤塊、煤球的粘合劑。最初由於偶然的機會,在山的下坡挖取黃泥,無意挖到一些唐宋墓葬隨葬的黃釉碗、罐或青白瓷碗、碟等。用它們到收荒貨、古董者那裏就能賺幾塊光洋,真是費力不賺錢,賺錢不費力。此後,他們便不以賣黃泥來謀生,而以盜掘古墓文物為職業。這樣就在長沙出現了一批全國聞名的“土夫子”,並且在東、南、北區形成盜墓團夥。

為了保護這些文物不被他們流失,建國後,政府對“土夫子”采取了寬大和利用的政策,將部分人員收留在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做臨時工,有的給安排工作,部分人轉為正式工,蔣萬裏就被安排在長沙一家廠庫,還在這給分了宿舍樓。由於“土夫子”有這種辨認土質勘查古墓的特殊本領,對我們的考古發掘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不知道怎麼的,幾個月前,蔣萬裏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消息,私自一人外出了一個星期,後來被人發現瘋瘋癲癲的在馬路上,接到群眾舉報,派出所出警就把他帶了回來,起先,問不出性命,正巧被之越看出來了,被發現的時候滿身是泥,懷裏揣著一張牛皮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