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郭保昌(1 / 2)

第11章郭保昌

漸漸的,周辰也明白了郭堡村的現狀。

走到村支部的時候,裏麵正有一個中年男子在辦公。

“這是我們去年剛上的新村長郭保昌,老村長因為枸杞滯銷問題一病不起……”有人幫忙為周辰介紹道。

說完,朝著村長道,“保昌啊,這位是外頭來的大老板,說想要買咱們村的枸杞。”

“你好,我是周辰,康來保在本地區的負責人。”周辰伸出手。

“你好你好!”郭保昌連忙起身,看了一眼穿著體麵的周辰,雙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去握住周辰的手。

周辰朝著門口幾個老頭看了一眼,郭保昌會意,“幾位大叔,你們先回去吧,我和周老板談點事。”

“保昌啊,咱們都是村裏的老人,這事咱也是有話語權的。畢竟,這枸杞園是村裏所有人的枸杞園,不是誰一個人的。”這些村裏的老人似乎有些不滿。

郭保昌走到門口,“各位叔,這人多嘴雜,更何況周老板剛到,我得先給他介紹一下村裏的情況不是?放心,到時候這邊談好了,我準告訴你們。”

雖然心裏不願意,但幾個老人還是退出了村支部。

接下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有老板要來收購枸杞的風聲,就傳遍了整個村。

支部裏,郭保昌為周辰和胖子倒滿了一杯水。

“郭村長,先說說咱們村的產業和具體情況吧!”周辰道。

郭保昌喝了一口水,正色道,“周老板,咱們村現如今五百多戶人家,平均下來每家四五畝地,整個村有差不多兩千畝地。其中七百多畝畝種了枸杞、山藥、甘草、牛蒡根這些東西。”

“本來村子裏有一千多畝都種著這些東西的,不過去年那個南方老板沒來,不少人都把原有的枸杞什麼的連根拔了,種上了自家糧。”

“今年這些東西要是還賣不出去的話,恐怕還會有人改種糧食。”

周辰伸出手,“方便我看一下那位南方老板收購枸杞的價格嗎?”

“我找找啊。”郭保昌去翻找了一番放在櫃子裏的文件。

郭堡村的枸杞是從82年開始種植第一批的,83年出果後賣出去後,整個村子裏都開始種植了起來。

84年村子裏的枸杞也差不多賣出去個七七八八的。

直到去年85年,那位南方老板就不見人影了。

所以,郭保昌拿給周辰的枸杞采購價格,還是1984年的價格。

幹枸杞的采購價格,是1毛錢一斤,枸杞畝產幹品大概是五百斤左右。

一畝地一茬枸杞,也就是五十塊錢!平均每家四五畝地,差不多能賣到兩百多塊錢。

在邯山市這樣的地區,枸杞每年都能結個兩三茬,也就是說,這個錢還要翻兩三倍。

在這個年代,一年賺五六百塊錢,跟那些國營工廠的工人比也不次了。

在二十一世紀後,小麥玉米這些糧食的畝產差不多是在1000斤不到。

但如今八十年代,因為各項原因,這些糧食的畝產隻有四百斤左右,而且糧食局收購的價格每斤也隻有幾分錢。

這樣一對比的話,如果不是下了很大決心,一般人很難舍棄枸杞這顆搖錢樹。

看完這些文件後,郭保昌又把一盒幹枸杞送到周辰手裏,“這是咱們村裏的枸杞成色,絕對沒問題。”

周辰點點頭,“剛才在支部的時候,我也在地裏看了咱們村子裏種的枸杞,質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