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堂,這是極東區最大的漫畫公司的名字,據說由幾個財團投資設立,現在基本壟斷了極東區的漫畫和動畫產業。
其實這個公司不能說非常強橫,它遠沒有中夏公司的資本雄厚,影響力也局限在極東,可以說隻是一個地區霸主。
孟獲討厭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作風,特別是利用其它漫畫家作品去發展市場的做法。
這個公司旗下的漫畫家們舉著‘原創漫畫’的旗幟,卻在各種‘借鑒’外界的暢銷漫畫推出連載,中夏公司和鳳凰公司都慘遭其害。
李鑫的《神探之子》《神探之孫》,秦雅的《新月》《朔月》,何惜的《海賊王》《海盜王》等等……以此類推。
這種模式相當無恥,中夏已經狀告漫天堂兩次,然而毫無例外都是敗訴。
“內容不同,標題相似算不得抄襲。”
法院的裁定是這樣,事實上漫天堂的漫畫充滿外界的橋段和劇情,甚至連人物設定都很相似,說是抄襲也對,卻很難抓住證據。
漫天堂的編輯們很懂分寸,他們把漫畫家的抄襲變成了借鑒,而且業務局限在極東,想控告它就必須來極東法院,然而這邊是它的地盤,想狀告成功非常麻煩。
中夏和鳳凰公司都沒有太大的精力去打壓它,就算控告成功,它換下一兩部漫畫也是輕而易舉,完全無關緊要。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漫天堂的手腳還沒有觸及華夏大陸,大有一股‘我隻想當地區老大’的作風,這讓中夏和鳳凰公司有些拿捏不定,自然而然的就把它放在一邊晾著了。
孟獲一開始也沒有理會,但來到極東的幾天,他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漫天堂不止是‘借鑒’這麼簡單,它同時還在操縱極東區的新聞輿論,長期在悄聲無息的傳播中夏和鳳凰的一些負麵新聞,使得兩個公司在極東的聲譽非常差。
極東區的讀者已經不再像孟獲去年來的時候那般客觀了……
遠的不提,就說現在,在孟獲乘坐的這輛前往東京的高鐵裏,幾個年輕人就談起了漫畫的話題。
“中夏書店又爆出黑幕事件,真過分啊……”
“你別提了,現在中夏書店隻出售他們和鳳凰公司的幾部漫畫雜誌,怎麼都不肯讓漫天堂進去,聽說漫天堂的社長親自拜訪中夏公司總部,連門都進不了。”
“這件事我也聽過,那兩個公司在極東區的業務一直不好,於是聯手打壓漫天堂,漫天堂是我們本地的企業,我們不能讓它輸!”
“對,太無恥了,我們要支持漫天堂!”
這是幾個年輕人的談話,但極東區的整體氛圍很類似,漫天堂打著‘本地企業’的同情牌,同時編造利用各種借口詆毀其它公司,徹底把極東的市場霸占了。
而且漫天堂對外麵漫畫家的負麵詆毀也不少,孟獲中槍無數次,他過去在極東區的讀者,現在很多都懷有偏見。
想起這件事,孟獲就有些不爽,他剛來的時候還想找幾個以前認識的讀者聚聚,結果發現人都難找了。
“有必要弄成這樣麼……”
他歎息道,現在的極東對外界的漫畫企業和漫畫家都很排斥,這是媒體潛移默化的結果,但沒有證據是漫天堂所為,然而犯罪學有個很簡單的邏輯推理,通過它能解開很多謎題。
一個人犯罪,誰能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最可能的嫌疑人。
極東區的惡性氛圍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當然是漫天堂,它是極東區漫畫和動畫的雙重霸主。外界的漫畫傳不進來,漫天堂就能獨享這份蛋糕。
“我說……你在歎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