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彈響
正常的關節運動時,沒有明顯的彈響或雜音。患此病時,會隨著張口閉口的動作而發出“嗒—嗒”的彈響聲,或者“嚓—嚓—嚓”的雜音。
●關節區疼痛
在開口或咀嚼時有關節區和關節周圍肌肉的酸痛感,或者有壓痛點。
本病發展緩慢,及時和徹底地糾正不良習慣或消除致病因素可以延緩病程或使病程中止。如不注意個人自我保健,則可能加速病程發展,甚至引起關節僵直的嚴重後果。
○口腔癌瘤的早期征象
一旦發現有下列諸項症狀,應及早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患上了口腔癌瘤。
●腫塊
是口腔癌瘤的主要表現形式。一般生長較快,很短時間內就能長到一定體積,表麵的腫塊可用肉眼看到,組織深處或頜骨內的腫塊可因膨隆而能觸摸到,或因左右不對稱而被發現。
●潰瘍
口腔癌瘤有很大一部分表現為潰瘍形式,癌瘤的潰瘍是浸潤性的,潰瘍底和四周硬,邊緣高起,中間凹陷,或呈菜花狀,有壞死組織覆蓋,一般無痛或受刺激後疼痛,侵犯神經時有自發性疼痛。
●牙齒症狀
發生在牙齦或頜骨的癌瘤,由於牙槽骨被破壞,可以發生牙齒鬆動、移位,牙齦出血、疼痛等症狀。
●神經症狀
下頜骨內的癌瘤較早的症狀是劇烈而持續的疼痛。發生在上頜骨或上頜竇的癌瘤,早期症狀是麵部或上牙有麻木的感覺,這是由於癌瘤生長壓迫、破壞神經造成的神經症狀。
●功能障礙
由於腫瘤侵犯張閉口肌肉和下頜關節,可能造成開閉口運動受限,使開閉口困難。
以上為口腔癌瘤常見的早期症狀。但不一定有以上症狀就一定是癌瘤,有時一般炎症也可以出現以上症狀,但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從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牙齦癌的早期征象
牙齦癌的發病率約占口腔癌的1/2,它的早期信號也同絕大多數的口腔癌一樣,即表現為潰瘍。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把這種癌性潰瘍同正常情況下的口腔潰瘍相混淆。
牙齦癌的早期潰瘍多發生在上頜部,尤其是在磨牙和前磨牙區(六齡齒周圍)更多。
除了以早期潰瘍為最常見之外,還有乳頭狀和結節狀也是牙齦癌的早期信號之一。早期潰瘍的特點是不疼痛但發展較快,潰瘍的基部及周圍較硬,邊緣隆起呈堤狀,繼而表麵有菜花樣改變。癌腫侵犯神經或有繼發感染時有自發性疼痛;如下齒槽受累則下唇麻木;如癌腫侵犯破壞了牙槽骨則牙齒鬆動、疼痛;如侵犯口底和頸部或閉口肌群則張閉口受限;如繼發感染或有組織壞死,則會出現特殊的惡臭味。
○口腔頜麵腫瘤的早期征象
口腔頜麵部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判斷良惡與否,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生長較慢或近似不長者多為良性;生長較快者惡性可能性大。一般可用七字律判斷,即:7天內長成一般為炎症;7月之內可考慮是否是惡性;7年者大都為良性。
②良性一般可以移動,活動;惡性一般較固定,不動。
③良性常觸之柔軟或質中,或乒乓感,或麵團感;惡性觸之堅硬如鐵。
④良性一般無症狀;惡性常出現局部疼痛、麻木、頭痛、張閉口受限,甚至麵癱、出血。
⑤惡性多有潰爛、紅腫,有乳頭狀、火山口狀,或菜花狀。尤其是舌下腫塊、頸部腫塊,對於一般年齡較大的男性來說則更應注意。
如果不是由於齲齒和牙周病而引起了牙痛,並且持續進行或加重,原來牢固的牙齒變得有些鬆動了,也應該引起警惕腫瘤存在的可能。此類牙痛者約占全部牙痛病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