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收音機裏(2 / 3)

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初步說了,他發現青黴素的作用和經過。”

史密斯“哦”了一聲:“原來,早在1929年已經發現了青黴素?”

陳瀟點頭:“是的,沒錯!

然而遺憾的是弗萊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黴素的方法。”

不得不說,陳瀟講故事的氛圍,很容易讓人投入進去,所以史密斯聽著就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歎:

“那真的是太遺憾了,所以後來是你們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黴素的方法,所以生產出眼前的成品?”

他以為這就是陳瀟所講故事的核心,但很明顯不是。

“不!並不是這樣,我剛才說了,現在青黴素項目,是你們美國軍方支持的項目,所以肯定有它的脈絡!”

然後他接著又說:

“可憐啊!

由於弗萊明並沒有找到提取高純度青黴素的方法,所以他隻能將那點青黴菌菌株一代代地培養。

一直在找辦法,但是一直沒找到,到最後隻能在1939年將菌種提供給準備係統研究青黴素的英國病理學家弗洛裏和生物化學家錢恩。

弗洛裏和錢恩在去年,就開始用青黴素重新做了實驗。

他們給8隻小鼠注射了致死劑量的鏈球菌,然後給其中的4隻用青黴素治療。

幾個小時內,隻有那4隻用青黴素治療過的小鼠還健康活著。此後一係列臨床實驗證實了青黴素對鏈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種細菌感染的療效。

錢恩提煉出的一點點青黴素,就這麼用在了實驗上,然後沒了!

因為產量太少,知道比如說我這個屋子,如果長滿青黴素,你知道能提純出多少嗎?

都不夠一針的量,就算用一個大倉庫去生產青黴素,然後拿來提純,做成針劑都救不了一個人,因為量太少了。

所以,這個青黴素是可以治病的,但是最重要要提高它的產量。

所以在今年,在美國軍方的協助下,奧大利亞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裏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但還是太少,沒有什麼用!”

陳瀟頓了頓,然後繼續說:“

但是,

這些研究比起我們現在的成品來說,一個是地下,我們的是天上。

但是就是弗洛裏和錢恩這樣的研究成果,你們華盛頓都想出錢建立一個研究中心,然後投進去大筆的美元。

研究怎麼讓這個青黴素提高產量,否則,依然派不上用場,這個研究可能是一年,兩年,也可能是五六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

說著,陳瀟頓了頓:“你們搞不定的事情,我們能搞!

你們增加不了的產量,我們已經可以人工合成,並且效果更好!

而且就算是不合成,高產量菌株普通培育的方法,我們也可以交易給你們!”

這兩句話說的霸氣的,這就是有係統的底氣。

史密斯臉色變了,他震驚的不隻是青黴素的曆史和療效,而是為什麼陳瀟能知道的這麼清楚。

他的間諜組織已經可以覆蓋到美國了嗎?

他艱難的咽了口口水,然後才說:“我需要向國內求證一下,然後再決定這個生意能不能做!”

陳瀟點頭:“可以,不過生意肯定是要做的!

如果這個青黴素的人工合成方法,引不起你們的興趣,我可以換一種交易的方式。

比如黃金!”

說完,他把辦公室角落裏蓋的一堆東西的黑布掀開,金光閃耀。

“這個是一噸半黃金!”

雖然已經去掉那些熟悉的箱子,但是史密斯還是能從金磚的樣式,還有形狀看出了一絲熟悉。

“原來,在長江鎮江碼頭上,是你們動的手?”

陳瀟笑了:“史密斯先生,你看錯了!”

史密斯無語的抬起雙手揮動了一下,比劃了一下:“好吧,好吧,好吧!

那尊敬的校長先生,想要這一噸半黃金,來交易什麼?”

“糧食……”

當天,陳瀟和史密斯談好價錢。

青黴素的人工合成技術,價值兩噸黃金,這是陳瀟的出價。

如果美國人想要,那就需要兩噸黃金的糧食。

如果美國人不想要這個青黴素的技術,那麼陳瀟除了眼前的這一噸半黃金,還可以再給他湊半噸,湊足兩噸。

所以現在,美國人需要在四個月內,運來與兩噸黃金價格相等的糧食。

糧食不便宜,因為美國人需要送到學校這裏,才算是完成交割,所以糧食隻算一噸黃金,但是運費就已經一噸了!

趙剛沒有見過這麼談生意的,他感覺自己眼前有點發黑,兩噸黃金的生意就這麼談下來的?

他不知道,陳瀟為什麼突然要那麼多糧食,但是他知道美國人給的糧食價格很貴,運費價格更貴!

可是陳瀟卻眼睛都不眨地答應下來,連價格都沒還,這不合理!

就為了一句話,讓美國人在四個月內把這批糧食交割到位,否則一分錢都不付!

“為什麼呀?這個錢,再談談這個錢可能能省1/3甚至一半!

實在不行!把這個錢去南方購糧,能多買三四倍。

我心疼的都快抽過去了,你這花錢太大手大腳了,簡直是敗家!”

史密斯出去發電報,趙剛忍不住從陳瀟嘮叨了起來。

陳瀟隻用一句話堵住了他:“你要在國內買這麼大一批糧食,能送到這兒嗎?

也就是美國人,現在和日本人還沒有翻臉,能利用長江航運將糧食運入國統區,然後從國統區繞一圈運到學校這裏。

他送到了我才付錢,很公平,公道。

所以他收我這麼貴的運費,也很公平,也很公道!”

史密斯用了一個小時時間,敲定了用黃金購買糧食的生意,並且拿了1/3的定金,回上海了!

臨走前保證,一定在四個月內將糧食運到。

並且,也拿走了陳瀟提供的兩盒青黴素針劑,他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國內實驗。

並且評估,然後得出這個技術價值如何。

陳瀟跟史密斯談的生意,很快就被趙剛報告上去,300萬人用最低消耗,可以消耗一年的糧食,這是一筆大買賣。

震驚了延安。

還打算派下調查組,結果被領袖製止了。

“他是一個睿智的人,錢也是他的錢,怎麼花那是他的事!

花在什麼地方,可能他比大多數人都心裏有數!”

聽到這個消息,陳瀟讓趙剛給旅長做了個報告,說根據今年的旱情,可能明年華北和華中地區大部分絕收,將會是一個大災荒年,提醒提前做好準備!

時間一天天過去,隨著木材運到,陳瀟監督調製的膠合板材用的粘合劑已經各種準備工作已經完備,開始試製飛機。

造飛機看的簡單,但其實分很多工序,比如光是儀表盤的玻璃都要單獨開一個生產線,單獨培訓生產。

儀表盤的指針,裏麵的各種細小的零件,都需要單獨的開一個生產線。

這就是為什麼一條飛機生產線,可以帶動產業上下由很多生產線或者廠家生存。

當然,也可以是飛機製造廠自己的生產線,全部包羅了!

這需要很多工人,這些也是陳瀟為了未來的那幾百萬災民準備的工作。

還有坦克,那也是需要很多配套的工序和生產線。

還有拖拉機廠已經開始準備生產拖拉機,產量肯定不大,但要的就是一個開頭,和培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