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油潑辣子
碼頭路每天來來往往的人是最多的,碼頭路上有點什麼消息也會被放大並加快傳播。
碼頭上原先鬧笑話的兄弟倆之所以吵得那麼厲害,其中便有一些碼頭上的工人或是左鄰右舍的一些因素在。
兄弟倆把鋪子租給了外鄉人,外鄉人還出一百兩銀子把兩個沒用的銅鼎給買下來了!這讓人在背地裏又是看笑話又是惋惜。
看笑話的和惋惜的都是為了一件事,無非就是租鋪子倒是無所謂,買銅鼎可就虧大了。
誰知第二天這外鄉人不趕緊開門做生意,反而關著門叮叮當當好像是在敲桌椅板凳,兩邊門板上各貼了一張紅紙黑字的告示。
唐記甜食、唐記麵食正重新裝修,三日後開業,敬請期待!並,開業當天五折酬賓,過後恢複原價。
開業所有人都懂,裝修是什麼?還敬請期待,這些字單獨都懂,合起來還加了奇奇怪怪的點和豎就讓人有些不明白了。五折酬賓,也是個稀罕詞。
而且吧,這一段話文不文白不白的,特別中間加的那點和豎,有學識不好,勉強能夠認字的碼頭工人立馬就辨別出好處來了。他們讀到點的時候下意識停頓一下,可不就把一句話給念完了嗎?雖然磕磕碰碰的吧,但他們很神奇地懂得了其中蘊含的意思。
“還真是有趣!”兩個穿著素雅書生袍的男人從緊閉的木板門前路過,將門板上的字上上下下看了一遍,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先生可是覺得這符號細品之下別有一番妙用?”年輕的那個又將告示輕聲讀了一遍,在該停頓的地方停了片刻。
年長的那位摸了一把頜下山羊胡,“書寫之人字跡稚嫩,想必年紀尚小。倒是這符號的巧思難能可貴,若是在文章中用以標記,便不用費勁為蒙學那些孩子斷句。科考策論亦能讓答題者、閱卷官頗為輕鬆。”
兩人正在討論,右手邊掛了“麵食”攤子裏突然聽到不太明顯的“刺啦”一聲,隨即便有一股味兒從門縫裏飄了出來,那味道辛辣刺鼻,措不及防下便讓離門板最近的兩人鼻間一癢,“阿嚏”打了個大大的噴嚏。
而且這隻是開始,這味道像是有魔力,根本就躲不開,迅速在鋪子前過道範圍內散開,噴嚏聲頓時不絕於耳。
“這是什麼味道!”本來還想罵人的,誰知道噴嚏之後卻沒覺著哪裏不適,反倒想再嗅一嗅最初那股最霸道的味道。
“先生可有事?”年輕的那個瞧見山羊胡竟然順著味道往緊閉的鋪門走了一步,連忙將人給拽住。
“亭風莫急,讓老夫再聞上一聞!”山羊胡掏出汗巾擦了擦鼻子,“老夫多聞了記下,竟然覺得悶燥全消,奇也、怪也!”
山羊胡名叫君不悔,是雲居寺山腳雲居書院的山長。年輕這個身份也是不凡,乃是這元安府知府大人陳應壽,官居四品。
陳應壽是君不悔的學生,這師徒倆前兩日乘船去了別處,今日才回轉。在船上君不悔就覺得人不太舒服,上岸後不想進馬車裏悶著,陳應壽便讓身邊的人散去,隻身陪著恩師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