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愛護也是督促(2 / 2)

體部一哥以及下屬的籃協、田協、泳協的一哥們。

以往高高在上的存在,但是麵對有何老撐腰,又有尚方寶劍在手的高神,個個都很客氣。

“高神,你對我們的籃球怎麼看?”

怎麼看?懷抱雙手站著看唄!

說實話,高神對男籃的發展很不滿意,特別是低級聯賽的發展。

後世的CUBA中兩場比賽總比分高者晉級這樣的笑話算什麼?

高神曾經現場看過一場CUBA比賽,最後一節主隊落後,然後客隊但凡有身體接觸,必然被吹罰犯規,最終主隊翻盤。

要是把這些比賽全部放出來,豬血立刻洗白。

不說大學,就說初高中,誰知道有什麼正兒八經地聯賽?

“初高中聯賽,大學聯賽,職業聯賽,應該形成梯次人才培養的計劃,同時加強比賽監管、商業開發……最重要的是,科學訓練要跟上……”

遊泳和田徑差不多的思路,關鍵是要讓大家看到其中的錢途。

問題來了:目前國內收入最高的運動員是誰?又是哪個項目?

答案:根據媒體統計,中國運動員收入最多的是一百二十多萬,並不是最熱的奧運冠軍或者足球籃球,而是圍棋選手馬曉春,其收入主要是獎金。

誰敢相信?

至於田徑遊泳的選手,商業收入基本沒有,全靠工資和獎金。

“都講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掙不到錢的事情誰幹?要我也不願意送娃去練田徑和遊泳啊,反正都一樣吃苦,幹嘛不去踢足球打籃球啊?

都改革開放多少年了,運動員收入還是老一套,完全沒有體現國家政策的優越性,你們這些領導,是要和國家政策搞對抗?”

高神不僅吐槽,還扣帽子。

田協泳協一幹人等很尷尬。

事實就是這樣,真沒什麼好解釋的,還真不能怪體製。

後世劉翔一年收入好幾億,而作為第一個跑進十秒的黃種人的蘇炳添,一年收入才幾百萬。

都是體製人,同樣的操作模式,怎麼能夠差距這麼大?

但凡給蘇炳添一點商業開發的自由,配個靠譜的經紀團隊,不說上億,幾千萬肯定沒問題。

“錢途,才是一個項目發展的根本,懂?”高神乜斜眼問道。

沒有經驗不要緊,摸著鷹醬過河,直到把鷹醬摸禿咯。

科技工作者能幹得,體育工作者幹不得?

各位一哥們滿頭汗,不管懂不懂,先點頭肯定沒問題。

尚方寶劍在手,惹不起!

吐槽歸吐槽,正事不能忘,明年的奧運會才是重頭戲。

相比NBA總冠軍,奧運會金牌才是籃球場的最高榮譽,當然,世錦賽也不錯,不過影響力差了一點。

看籃球一哥自信滿滿的模樣,高神冷笑著問道:“你們是不是覺得金牌很穩?”

籃球一哥不禁一愣,問道:“以你的實力,誰能對我們構成威脅?”

其他人都是點頭。

開局先贏六十分,怎麼輸?六十分不夠?八十分一百分穩不穩?

“別忘記了,籃球是對抗性運動,如果場外因素幹涉呢?

美國可是籃球霸主,自從職業球員進入國際比賽,他們可沒輸過一場!”高神繼續潑冷水。

“你是說……裁判?”何老皺眉問道。

都是自己人,說話也不用藏著掖著,早說出來早想辦法。

“不錯。”高神點頭說道:“以前美國隊實力足夠,不需要這些花招,這次實力不夠,難免想用盤外招。

以美國的影響力,不論是收買還是威脅,影響裁判輕而易舉。”

不要說裁判了,反興奮劑機構不也給美國人開了後門嘛。

“所以,不知不覺中,隻要吹五個犯規,我必須得下場,要是演的高明一些,甚至都不會引起多大的波瀾。”

所有人都沉默了。

國家影響力的問題,美國是世界的中心,放個屁都是香的,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而開放不久的中國,除非花錢,否則沒可能讓國際籃聯違背美國的意願,實際上,如果花錢收買,最大的可能是被曝光。

“說到底,還是國家強大與否的問題……”何老拍了拍桌子。

“反正有個心理準備吧,我先把輿論搞起來,有用沒用再說。”

高神也是無奈,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哎,不對啊……高神突然一拍大腿,說道:“你們抽時間把國家隊帶過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訓,費用的話……”

“這點費用我們還是能夠承擔的起的。”體部一哥搶先回道。

“遊泳和田徑的話,過完年我抽個時間回去一趟,先拿到奧運資格,順便再看看有什麼好苗子,有的話也帶過來練練。”

“哎,好。”田協泳協忙不迭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