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兩小,李念有些無奈,七歲了還要纏著姐姐一起睡,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總之今晚想要洞房花燭的美夢算是碎了。
回到那間觀星房,躺到茅草堆裏,透過屋頂的破洞尋找星辰,找到了北鬥七星,是熟悉的星空。
唐,天佑四年!
大戈壁上的黑風暴居然把自己送回了千年之前,夢回唐朝。
不是貞觀,不是開元,也不知道現在的皇帝是誰,是初唐,中唐,還是晚唐。
早知道讀曆史專業就好了,也不至於像現在一樣兩眼一抹黑,除了李白、杜甫、楊玉環.....這些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名人,啥也不知道。
唐詩三百首也就記得個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幾雙,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
算了,知道又能如何,事後諸葛亮而已,就別想著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了。明兒先把房頂的洞堵上,雖然開春天氣回暖,這小風颼颼的還是冷的睡不著。
門口傳來響動,李念握住了手邊的斧頭,心中定下了第二個小目標,搬家到大城市去,這邊塞之地太沒安全感了。
“夫君。”
聽到是趙如雪,李念鬆了口氣,隨即心頭一片火熱,大唐女子這麼開放的嗎?
院子裏,趙如雪在練武,手中一柄橫刀舞的如同匹練,水潑不進,兩小在牆角蹲著馬步,李念倚在門框上揉著腰,欣賞著趙如雪的妙曼身姿,嘴角帶著男人都懂的壞笑。
習武之人身體素質就是變態,一點都沒有初為人婦的陣痛,昨晚上大戰三個回合之後,某人就淪為了小賣鋪門口的搖搖馬,真·工具人,不過爺喜歡。
趙如雪收刀歸鞘,對上李念灼熱的目光,臉頰羞紅。
“昨日相約,鎮將府的人今日會來給夫君劃分田地,吃過朝食夫君隨我一同出城。”
“出城!會不會有危險,會不會遇到胡人襲擾?”
“夫君放心,初春之時,胡人忙著放牧過冬的牛羊,不會大隊南下,靜邊鎮有駐軍,小股流竄的馬匪不敢靠近,四周還有烽火燧堡示警,我們出城不會太遠,就算有賊來襲也來得及回城。”
也許是看李念昨晚太幸苦,也許是今天要出城,朝食恰的是幹飯,粟米的,雖然沒有沙礫土石,卻參雜了三分之一的米糠,剌嗓子。
下飯就一疊不怎麼鹹的鹹菜,烏漆嘛黑的也不知道是啥做的,昨晚煮肉的湯水,寶貝一樣被端了出來,那個味。
李念充分發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把肉湯讓給兩小,換來兩個大大的笑臉,小孩子的喜惡就這麼簡單。
吞咽著剌嗓子的粟米飯,看兩小肉湯泡飯吃的香甜,改善夥食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好今天出城看看周邊環境。
在城門口等了一會,鎮將府的小吏晃晃悠悠的邁著消食的步伐剔著牙來了,是個胡子花白的老頭,一點都不慈眉善目,倒像是個老土匪,腰間還挎著刀。
“你就是趙家的贅婿?這麼白淨的郎君可不像是邊地之人,不會是犯了什麼事吧?”
不刷牙是你的自由,牙縫裏嵌著肉絲到處熏人就是你的不對了,顯擺你家吃得起肉!
大早上的居然吃羊肉!想起自己連剌嗓子參米糠的粟米都隻能吃個半飽,還不是每頓都能恰幹的,瞬間就悲傷逆流成河。
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當官的永遠都是你大爺。
詛咒老頭口腔潰瘍,掉光滿嘴牙。
李念低頭避開老頭的口氣,心裏不滿的嘀咕,臉色一變做黯然傷神狀,說出鎮將府登記結婚的時候說過一遍的說辭。
“晚輩從西域歸來,遇了馬匪,僥幸逃脫迷了路,被娘子所救,身無長物無處可去,蒙娘子不棄,入趙家為婿。”
“西域?”
“西域。”
李念的話七分真三分假,他確實是從西域來,不過是從千年後的西域,老頭用咄咄逼人的目光瞅了半天,看不出什麼,便不在尋問,這邊塞之地本就是流放之所,魚龍混雜,今日問話也不過例行公事。
相比城北直麵胡人,城南要相對安全,趙如雪在靜邊城無依無靠,分地自然分不到城南而是在城北,好在離城不遠,也就幾裏地抬頭就能看見城牆。
老頭嘴臭了點,人還算公道,沒有刁難索賄,分了臨河的地,不過是荒地需要開出來。
趙如雪早有準備,出門的時候就帶了農具,分好地,埋了界石,登記造冊之後,老頭自個回城,趙如雪扛著钁頭準備翻地。
雖說荒地免稅兩年,可要是分到手裏不種,卻是要受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