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曲峪兩日後,張濟在城中留下一千駐軍,隨後起兵南下,與永和、藺縣的白波軍彙合。抵達後,他向楊奉、韓暹問起前線軍情,楊韓二人給他帶來一個絕好的消息:原來他們破城以來,已從拷問守卒中得知,離石城中隻有約兩千守卒,糧倉不及一月之用。
如此情形,想必破城不過等閑而已,但他們不敢獨占功勞,故而一直在等張濟前來。
張濟聞言大是高興,他對兩人說:“如今大家已是同袍,如何這般客氣?”而後又笑著推測道:“既然我軍行蹤已露,想必這區區兩千之眾,萬難阻擋我軍,說不得陳衝都已西逃了,最後留我們一座空城而已。當務之急還是占據全郡,再南下河東,與車騎將軍會師後,我自為兩位表功!”
這番話說完,韓暹與楊奉的神情都好了不少,他們再度向張濟拜謝,繼而整頓兵士,打算按計劃緩緩向東開進。孰料剛剛開拔,前去離石打探的斥候回來了,向他們稟告,說離石仍有人戍守,並且不見慌亂,似有久戰之心。
張濟便問守將為誰,斥候又答,觀其門樓旗幟,乃是陳衝著名的“於赫有命”“始茲革新”旗幟,自平定匈奴以來,這八字旗便聞名並州,即使西河人不知自己姓名如何寫,也都能認出這拗口的旗幟,因為這意味著,潁川陳衝必在此地。
楊奉聞言,神情頗為異樣,韓暹看出他有幾分畏戰,低聲鼓勵道:“我等起兵反複,便當有這一日,無非早晚而已,如今我軍十倍於他,便是項羽複生,也隻能困死垓下,何必憂慮!”
張濟倒更是高興,他想起太師在澠池戰前動員,說殺陳衝者封萬戶侯,雖說事後未能大戰,但太師對其重視可見一般,如今陳衝堅守離石,在他看來,陳衝這是自尋死路,更是喜從天降。
當即令大軍快進,路上還對韓暹笑道:“若不行得快些,等陳衝再逃了出去,恐怕我三天三夜都睡不著了。”為了確認陳衝未走,張濟接連派斥候去城前探看旗幟,每過半個時辰便通報一回,其餘什麼也都顧不上了。
大軍這才東進,他們沿著山道將隊伍拉開,前後長達二十裏,接連經過新勝山、柏樹山、鍾樓山,一日走了五十裏,夜宿在北山之下。到了夜裏,張濟又見過一波斥候,說是城野的居民都被迎入城中,其餘並無變化,他便模模糊糊睡著了。
結果未過多久,忽而有親衛喚醒他,他一個打挺起身,開口便問親衛說:“怎麼,是陳衝逃了嗎?”
親衛連連搖首,而後說:“將軍,是遠處似有山火,好像燒得厲害哩!將軍是否去看看?”
掀開帳簾,張濟環顧四周,見天上殘月如鉤,星空閃爍,夜幕如海水般籠蓋四野,哪裏有什麼山火?他叫來親衛,親衛便指給他看,原來是在為柵欄的死角擋住了,在山林遠處與地麵靠近的地方,隱隱有一點紅點,稍不注意,便會誤以為是有一顆星辰為山巒阻擋,故而放出了點點餘輝。
張濟久經戰事,很快看出這山火離自己越有十餘裏,而且火勢正在不在蔓延,隻過了一刻時間,那火點就逐漸擴散,像是一團蓬草了,天邊也漸漸有一片為其點亮,將夜幕烘托成冉冉的粉紅,他不禁詫異道:“竟有這麼大的山火?”
如此難得景象,士卒們也都相繼被同袍叫醒,出來觀看,軍營中三五成群,對著火紅處指指點點,幾乎所有的軍士都為這山火驚醒了。這時楊奉前來求見,對張濟說:“這定是陳衝拖延時間的計策。”
張濟這才反應過來,山火燃燒,而山道又狹窄,如若山火不熄,他們便隻能止步道中,直到熄滅為止,隻是這樣一來,便違背皇甫嵩所定的刻不容緩之策了,他頗為惱火地問道:“那我該如何呢?”楊奉為之啞然,如此山火,已不是人力所能撲滅的了,他們也隻能眼見山火縱橫。
一夜過後,大部分士卒們都回營歇息了,山火還在燃燒,隻是隨著太陽升起,火勢反而變得更大,濃濃的黑煙在天幕來回翻滾,東風又勁,以至於山火正熊熊向北山處靠來,而空氣中彌漫著灰燼的焦糊味。
張濟隻能讓士卒輪番砍伐北山東麵的密林,防止火勢蔓延。此舉雖然成功,但他們仍止步北山整整三日後,方才繼續向東前行。一路走來,左右皆是荒廢的黃土與炭木的殘骸,往日還有蛙鳴的時節,如今連鳥聲也都消失了,士卒們見此場景,小心翼翼地走著,雖然已看不見火光,但腳下卻好似還有燃燒的餘溫,白波軍士都頗為畏懼,私下裏說:龍首守城,能燒百裏為赤地,與之為敵,實不知如何勝之。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