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那邊的戰事很快傳到了上合城內。
巨合國大殿內文武官員針鋒相對。巨合國國君何安民坐在王座上露出一臉憂愁,因為他一天之內收到了兩份戰報。
“眾卿靜一下,伏龍山的賊軍還沒有平定,聯軍那邊又幾乎全軍覆沒,與下合失聯,遼陽陸權帶兵圍攻了我三合城,諸位有何建議解開我巨合之難。”
丞相張曉首先開口說道:“如今就是日照國和遼人聯合攻打我們,他們一個在東一個在西聯係並不密切,而且陸權對我們宣戰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與他兒子陸悅合並。或者說是救他兒子。現在陸悅被我們困在東都其實這都是我們的不是啊。我建議先放棄三合城和安東城用著兩座城換取東都。與陸權結盟,抽出兵力抵禦日照國。”
未等張曉說完打將軍何倉就坐不住了。
“荒唐,可笑。陸權是遼蠻,陛下怎能和他結盟。用兩城換一城,我堅決不同意。東都陸悅是我們不去打他才讓他暫時割據的不足為懼。再說三合城有2萬精兵,全是我何氏將領帶領根本就不用怕他陸悅。”
“我覺得何大將軍說的對。”站在張曉身後的大夫公孫尚賢說:“陸權染病多年能不能撐過今年都不好說,東都陸悅有介將軍在安東城看著他搞不出什麼大事來。畢竟陸悅那家夥還隻是個小毛孩子。以我之見應當派一大將出擊與下合城內的守軍一起夾擊日照軍。”
張曉見狀說:“何大將軍、公孫大夫。這不能這麼講啊,遼人凶猛三合不一定守的住,更何況如果日照國直接從伏龍山小道過來偷襲我上合城怎麼辦。還有陸悅絕對不能小視,去年伐望海國,他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奪下了東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今年才20歲吧。”
公孫尚賢滿臉不屑的對張曉說:“伏龍山那邊正好被賊軍所占,如果日照國從伏龍山進攻正好幫我們清理賊軍豈不兩全齊美。況且我上合城有10萬大軍何懼之有。”
最後公孫尚賢輕蔑的說了一句“我知道丞相的兄長戰死了想報仇,可丞相不能拿巨合國的前途向日照國複仇啊!”
“好了,退朝吧!”巨合國國君何安民有點不耐煩的說。“何大將軍、公孫大夫還有張曉你們留一下。”
走了後何安民慢慢的起身走到階下說:“三位都是我巨合國的棟梁。何倉我親自提拔上了的。公孫尚賢自我起兵稱王的時候就跟隨我。張曉,你父親生前助我稱霸整個合州,死後又給我留下了你們兄弟幾個為我掌管文武。張統的仇我們一起報。”
張曉歎了一口氣:“陛下,現在我們周邊一圈的人都想圍殺我們,還是避開雙線作戰好啊!”
何倉:“丞相,是不是不相信我巨合國軍隊的實力。”
公孫尚賢:“大將軍我們有多少戰鬥力,可否告訴丞相聽聽,我們也好有個底。”
“好,我跟你們說說!”何倉說:“現在在上合城有8萬中央禁軍由我全權指揮,另外還有一隻萬人精英衛兵團和張戰、何熊的近2萬名衛兵。三合那邊有守軍2萬餘人。安東介銀自行募兵,兵員不計其數。至於下合,有何富民將軍親自坐鎮,兵多將廣,有許氏兄弟等悍將在何必擔心!”
“唉!”
“請陛下斷絕吧。”
“丞相你何必逼我下決定。”
“陛下,我堅決服從你的命令。請陛下明斷,相信陛下不會讓巨合國走上不歸路。”
“好,張曉。以前都是我聽你父親的現在又都是聽你的,今天我就自己做一下決定。”
“陛下快下決定命令吧。”一旁的何倉是個急性子,有點不耐煩了。
“好,何將軍張丞相。我決定迎戰!”
“陛下請三思。”張曉急忙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