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激發民族的貪欲(2 / 2)

鄭和下了七次西洋,耗費人力物力無數,除了帶回寶貴的海圖之外,實際的收獲少的可憐。

趙拓完全可以露骨的說這個行為的象征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因為實際意義幾乎沒有。

鄭和在別的國家麵前樹立了大明良好的形象,但之後呢?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再也沒人去維持國家關係了,幾十年一過還有多少人記得有一隊叫做大明的船隊在這裏經過?

鄭和帶回來的那些奇珍異寶對民生有改善嗎?到頭來不還是被達官貴族、皇室宗親把玩之後放入寶庫?

趙拓表示自己隻是個俗人,他不想了解鄭和下西洋背後暗藏的曆史意義,他隻知道,那些花費了無數民脂民膏的遠航艦隊,沒有給百姓帶來一絲一毫的回饋。

海船無人維護,爛在了船塢,海圖被江南眾世家瓜分一空再由他們壟斷了海上絲綢之路,帶去的大明天威也隨之時間消逝,隻是在史書裏記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罷了。

之後華夏也有數不清的出海記錄,但人家西方國家出海叫遠航,我們出海叫遛灣,真遛灣!

南海都不出的那種!就在自己家的澡盆裏轉悠。至於海上絲綢之路?我們不過是出廠商,中間不知道有多少任中間商在賺著差價呢!

那群讀儒學信儒教的讀書人怎麼會主動地去掠奪外邦?這太不合禮了!

他們隻會一邊說著我們儒家以仁為本,一邊剝削著自己民族的百姓。

這幫家夥能力不行,嘴皮子倒是溜得很,而且窩裏橫也有一手!

所以在這幫壟斷了海貿且又當又立的讀書人的“幫助”下,華夏根本走不出去。

再加上為了獲取足夠長久的利益,不希望華夏與買主接觸的華夏的周邊國家對華夏進行了信息的封鎖。華夏在明朝後期之後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一個瞎子聾子,一點點的被全世界甩在了後麵。

分析敘述了那麼多,現在來說說為什麼西方國家和把持我國海貿的那些世家他們都很貪婪,但最後對各自民族產生的影響卻是極大的呢?

難道是因為我們沒有朝廷的幹涉,不,人家西方也是某幾個家族來把持海航的,他們實際上的性質和我們的是一樣的。

我們和人家的差別在與貪婪,那些世家他們確實很貪婪,但他們還不夠貪婪。當賺取財富的前提是可能需要付出極大代價的時候,他們絕大數情況下都會選擇放棄。

反觀西方國家,這群人貪婪的令人發指,甚至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性命壓在賭桌上,就是為了去換取財富。

他們會把能看到的財富掠奪幹淨,哪怕是人也會被他們剃幹淨皮肉,吸空骨髓,把枯骨當柴火燒。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當一個人貪婪的時候,世界對他的懲罰是讓他一無所有;當一個人極度貪婪的時候,世界對他的懲罰是讓他極度富裕。

看著忙碌的進入忘我境界的工匠們,趙拓在思考著激發整個民族貪欲的可行性。

讓一個民族變得充滿侵略性,可能會讓這個民族在世界的曆史上留下極壞的評價,甚至會導致這個民族沒落。

但讓別的民族被我們侵略,總好比我們被別的民族侵略吧。

至於曆史的評價?若是我們把所有外族全都踩在腳下,那麼曆史的評價重要嗎?

沒落就更不用去考慮了。我們的民族已經足夠多災多難了,沒落我們不也經曆嗎?但現在我們不還是開始了複興並且正在重新走向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