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羅馬後裔(1 / 2)

老劉連忙道:"諸位快快請起,我這次隻是出使西方,順路從貴縣路過,多有打擾,還請諸位多多擔待

這時老劉身邊的李儒對那名縣令和他身後的大小官員道:"王縣令,你可知道你麵前所站的是何人嗎?"

"下官不知,還請李大人明示。"那王縣令急忙應道。

"你們可聽好了,站在你們麵前的,便是我大漢的平北王、原來的幽州牧劉備劉大人,如今劉大人平定了北方的所有外族,為我大漢立下了不世戰功,如今受皇上指派,王爺如今代天巡視,出使西方的安息、貴霜和大秦三國,那幾位也是朝中的大臣,這次陪著王爺一道出使西方。因為王爺聽說有些當年大秦的後裔便在驪靬城中居住,因此特地來你們這裏看看,還能不能找到會說大秦話的通譯,還請各位幫忙。"李儒對著跪在地上的眾人道。

原來眼前英氣勃發的少年將軍便是威名遠揚的平北王,隻是他們也有些疑惑,怎麼王爺立下了不世戰功,幽州牧倒不做了,反而要帶天出巡,出使西方三國,不過這些事他們也搞不明白,因此那王縣令急忙再次向老劉磕頭,嘴裏還是說著"下官恭迎王爺和各位大人。"

老劉再次讓大家免禮,王縣令還是帶著下屬向老劉磕了三個頭之後,這才恭恭敬敬的站了起來,然後又向其他幾位大人見禮,禮畢,王縣令忙把老劉等人請到了縣衙之中。

從剛才在街道上看到的情況,還有縣衙中的陳設來看,這驪靬與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倒是很一致,也是個貧窮落後的所在,而且路上李儒也大致的把驪靬的情況向老劉做了介紹,原來朝廷在把抓到的那些古羅馬的戰俘安置到了驪靬城之後,便讓他們與當地的漢人混居,也鼓勵他們與當地的漢家婦女通婚,為了能讓他們盡快習慣當地的環境,朝廷還特別下達了不許涼州官府收取驪靬稅賦的公文,不過即使這樣,驪靬城的商業和經濟還是一直很蕭條,而農業和牧業更是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因此如今的驪靬城看上去也就比內地一般的村鎮好一點兒,而百姓的生活也隻能用維持溫飽來形容。

待眾人在公事廳中坐好之後,老劉便把王縣令叫過來問道:"王縣令,剛才李大人已經把我這次到驪靬城的目的說了,不知道王縣令可知道在那些遷來的大秦遺民當中,是否還有人會說大秦話的?"

王縣令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向老劉回道:"啟稟王爺,據說那些大秦戰俘當年被安置到驪靬縣之後,他們基本都住在城中的西條巷中,雖然過去了二百多年,但是如今他們的後人也一直在那裏居住,聽說這些人都很懷念他們的故國,所以剛出生的孩子他們會挑出一些聰明伶俐的,然後由他們的族長把大秦話教給他們,因此現在應該說城中的大秦後人中還有一些人會說大秦話,當然了他們長期在驪靬居住,如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說流利的漢話,而同時能說漢話和大秦話的估計也有幾個,王爺您看我是把他們的族長傳到縣衙來呢,還是直接派人去把他們之中懂兩種語言的人都帶來?"

老劉連忙道:"諸位快快請起,我這次隻是出使西方,順路從貴縣路過,多有打擾,還請諸位多多擔待

這時老劉身邊的李儒對那名縣令和他身後的大小官員道:"王縣令,你可知道你麵前所站的是何人嗎?"

"下官不知,還請李大人明示。"那王縣令急忙應道。

"你們可聽好了,站在你們麵前的,便是我大漢的平北王、原來的幽州牧劉備劉大人,如今劉大人平定了北方的所有外族,為我大漢立下了不世戰功,如今受皇上指派,王爺如今代天巡視,出使西方的安息、貴霜和大秦三國,那幾位也是朝中的大臣,這次陪著王爺一道出使西方。因為王爺聽說有些當年大秦的後裔便在驪靬城中居住,因此特地來你們這裏看看,還能不能找到會說大秦話的通譯,還請各位幫忙。"李儒對著跪在地上的眾人道。

原來眼前英氣勃發的少年將軍便是威名遠揚的平北王,隻是他們也有些疑惑,怎麼王爺立下了不世戰功,幽州牧倒不做了,反而要帶天出巡,出使西方三國,不過這些事他們也搞不明白,因此那王縣令急忙再次向老劉磕頭,嘴裏還是說著"下官恭迎王爺和各位大人。"

老劉再次讓大家免禮,王縣令還是帶著下屬向老劉磕了三個頭之後,這才恭恭敬敬的站了起來,然後又向其他幾位大人見禮,禮畢,王縣令忙把老劉等人請到了縣衙之中。

從剛才在街道上看到的情況,還有縣衙中的陳設來看,這驪靬與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倒是很一致,也是個貧窮落後的所在,而且路上李儒也大致的把驪靬的情況向老劉做了介紹,原來朝廷在把抓到的那些古羅馬的戰俘安置到了驪靬城之後,便讓他們與當地的漢人混居,也鼓勵他們與當地的漢家婦女通婚,為了能讓他們盡快習慣當地的環境,朝廷還特別下達了不許涼州官府收取驪靬稅賦的公文,不過即使這樣,驪靬城的商業和經濟還是一直很蕭條,而農業和牧業更是沒有得到很大的發展,因此如今的驪靬城看上去也就比內地一般的村鎮好一點兒,而百姓的生活也隻能用維持溫飽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