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負債總額達到53187萬元,資產負債率達到92.41%,銀行累計欠息8000餘萬元,成為武漢市的嚴重虧損企業。
麵對如此嚴重的局麵,在市有關領導的關懷下,在解決了資金的來源後,企業采取了輕裝上陣的重大舉措,也就是堅決把富餘的人員減下來,因而出現4000餘員員工同時與工廠簽訂下崗分流合同的局麵。
這種情況並不是武漢重型機床廠一家所特有的,在國有企業改革浪潮中,有1000多萬名員工順應了市場改革的大潮。人員減少了,國有企業的效益卻上去了,武漢重型機床廠後來的發展也充分說明了這點。
1997年,新下崗的國有企業職工在400萬以上,曆年累計的下崗人員總數超過了1200萬人,有400多萬人需要政府提供再就業幫助或解決生活困難。這是改革曆史上最艱難的時期。但到了1999年末,在下崗職工存量數大致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再就業工程,已經有450萬人成功實現了再就業,而未實現再就業的650萬下崗職工中也大約有90%以上可以領到基本生活費。同時,各地的再就業服務中心在這一年為390萬下崗職工提供了指導和培訓。從1997年到2000年,全國先後有2100萬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其中1300多萬人實現了再就業,100多萬人通過企業內部退養等方式得到了安置,95%左右的下崗職工領到了基本生活費,並由再就業服務中心代繳社會保險費。
企業負債總額達到53187萬元,資產負債率達到92.41%,銀行累計欠息8000餘萬元,成為武漢市的嚴重虧損企業。
麵對如此嚴重的局麵,在市有關領導的關懷下,在解決了資金的來源後,企業采取了輕裝上陣的重大舉措,也就是堅決把富餘的人員減下來,因而出現4000餘員員工同時與工廠簽訂下崗分流合同的局麵。
這種情況並不是武漢重型機床廠一家所特有的,在國有企業改革浪潮中,有1000多萬名員工順應了市場改革的大潮。人員減少了,國有企業的效益卻上去了,武漢重型機床廠後來的發展也充分說明了這點。
1997年,新下崗的國有企業職工在400萬以上,曆年累計的下崗人員總數超過了1200萬人,有400多萬人需要政府提供再就業幫助或解決生活困難。這是改革曆史上最艱難的時期。但到了1999年末,在下崗職工存量數大致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再就業工程,已經有450萬人成功實現了再就業,而未實現再就業的650萬下崗職工中也大約有90%以上可以領到基本生活費。同時,各地的再就業服務中心在這一年為390萬下崗職工提供了指導和培訓。從1997年到2000年,全國先後有2100萬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其中1300多萬人實現了再就業,100多萬人通過企業內部退養等方式得到了安置,95%左右的下崗職工領到了基本生活費,並由再就業服務中心代繳社會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