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一位記者問:“請您用數字來說明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可能性。”薩馬蘭奇說:“北京是否能成為舉辦奧運會的有力競爭者,首先取決於亞運會是否成功。開幕式開始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昨天我看了開幕式,可以打10分。”
另一位記者問:“幾個競爭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中,您會投誰的票?”
薩馬蘭奇回答:“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但是自我當主席的那一天起,他們就不再讓我投票了。”.
對第一個問題,薩馬蘭奇含蓄而得體地做了正麵回答。對於第二個問題,他巧妙地回避了記者的提問,對這個過於敏感的問題不予答複。“投誰的票”,在記者那裏意思是:“支持、讚成誰”,而薩馬蘭奇有意曲解原義,在回答中把問題岔開了。
可見,幽默,不是笑話,不是機智,更不是笑笑而已。它是一種內在境界,一種由語言和行為來表達的態度和觀念,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1990年,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一位記者問:“請您用數字來說明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可能性。”薩馬蘭奇說:“北京是否能成為舉辦奧運會的有力競爭者,首先取決於亞運會是否成功。開幕式開始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昨天我看了開幕式,可以打10分。”
另一位記者問:“幾個競爭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中,您會投誰的票?”
薩馬蘭奇回答:“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但是自我當主席的那一天起,他們就不再讓我投票了。”.
對第一個問題,薩馬蘭奇含蓄而得體地做了正麵回答。對於第二個問題,他巧妙地回避了記者的提問,對這個過於敏感的問題不予答複。“投誰的票”,在記者那裏意思是:“支持、讚成誰”,而薩馬蘭奇有意曲解原義,在回答中把問題岔開了。
可見,幽默,不是笑話,不是機智,更不是笑笑而已。它是一種內在境界,一種由語言和行為來表達的態度和觀念,也是一種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