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的才略遠不及之前的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但是廉頗、藺相如等名臣依然還在,他本人又是個性格寬厚的守成之君,他剛剛上台,秦國人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公元前266年,秦國人卷土重來發兵攻趙,連奪了趙國三座城池。趙國不得不用送王子給齊國做人質的辦法,換來齊國的援軍,這才平息了戰禍。
這次趙國之所以如此狼狽,一是趙奢不在了,廉頗又是一個防禦型將領,守衛國土還可以,主動出擊卻不能;二是此時趙國的北邊,正發生大規模的胡虜入侵,趙國的精銳騎兵大都開赴邊地守備,對東邊的秦國實在是鞭長莫及。
趙孝成王雖然寬厚,卻也是有血性的人,對於秦國人送來的這份“上台大禮包”,他自然不能忍受。
秦國人在再次攻趙失敗後,轉換了思路,不再去碰趙國的硬釘子,開始猛揍趙國邊上弱小的韓國。公元前262年,秦國人的攻擊又開始了,這次他們的攻擊點,選擇在了韓國的北方重鎮上黨。上黨是連接韓趙兩國的門戶,對於韓國來說,是抵抗秦國入侵的橋頭堡,對於趙國來說,也是阻遏秦軍入侵的緩衝地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秦國這次下了狠心,不惜血本要拿下上黨。秦國大兵壓境,斷絕了上黨與韓國本土的聯係,大有不打下上黨不撤兵的氣勢。事到如今,韓國國君也歇菜了。韓國君臣經過商議,準備把上黨送給秦國,以求暫時苟安。但鎮守上黨的郡守馮亭夠硬,盡管如此還是死戰不降,彈盡糧絕之下,馮亭總算折中了一下:“要投降,也不能投降你們秦國,我要投降趙國。”
馮亭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趙國的軍事力量,是六國裏少有的能抗衡秦國的。以上黨做厚禮獻給趙國,可以使趙國前來援救上黨,這樣本來韓國和秦國的戰爭,就變成了趙國和秦國的戰爭,秦國這股入侵的“禍水”,就可以引到趙國的身上,不管兩家誰勝誰敗,韓國到底是安全了。
這樣一來,趙國又麵臨了一個和當年閼與之戰前類似的問題:當年是救還是不救,現在是要還是不要?
表麵看,上黨這個重鎮戰略地位重要,現在韓國人白送過來,等於是一個免費的大禮包,自然不要白不要。但消息傳來,反對聲還是有的,比如當年主張不救閼與的廉頗,這次也主張不救上黨,因為秦國人不是傻瓜,老子辛辛苦苦打了半天仗,怎麼能讓你趙國過來吃現成呢?
大臣藺相如也持相同意見,認為接受上黨,就會引火燒身。但年少氣盛的趙孝成王不這麼想,怕人家來打,就不敢要地盤啦?傳出去我趙國的臉麵何在?要!秦國敢來搶,就讓他試試。
其實對於當時的趙國來說,要上黨還是不要上黨,都是有理由的。不要上黨,可以暫時避免戰禍,至少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如果接受上黨,就必須提前做好和秦國開戰的準備。
此人的才略遠不及之前的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但是廉頗、藺相如等名臣依然還在,他本人又是個性格寬厚的守成之君,他剛剛上台,秦國人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公元前266年,秦國人卷土重來發兵攻趙,連奪了趙國三座城池。趙國不得不用送王子給齊國做人質的辦法,換來齊國的援軍,這才平息了戰禍。
這次趙國之所以如此狼狽,一是趙奢不在了,廉頗又是一個防禦型將領,守衛國土還可以,主動出擊卻不能;二是此時趙國的北邊,正發生大規模的胡虜入侵,趙國的精銳騎兵大都開赴邊地守備,對東邊的秦國實在是鞭長莫及。
趙孝成王雖然寬厚,卻也是有血性的人,對於秦國人送來的這份“上台大禮包”,他自然不能忍受。
秦國人在再次攻趙失敗後,轉換了思路,不再去碰趙國的硬釘子,開始猛揍趙國邊上弱小的韓國。公元前262年,秦國人的攻擊又開始了,這次他們的攻擊點,選擇在了韓國的北方重鎮上黨。上黨是連接韓趙兩國的門戶,對於韓國來說,是抵抗秦國入侵的橋頭堡,對於趙國來說,也是阻遏秦軍入侵的緩衝地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秦國這次下了狠心,不惜血本要拿下上黨。秦國大兵壓境,斷絕了上黨與韓國本土的聯係,大有不打下上黨不撤兵的氣勢。事到如今,韓國國君也歇菜了。韓國君臣經過商議,準備把上黨送給秦國,以求暫時苟安。但鎮守上黨的郡守馮亭夠硬,盡管如此還是死戰不降,彈盡糧絕之下,馮亭總算折中了一下:“要投降,也不能投降你們秦國,我要投降趙國。”
馮亭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趙國的軍事力量,是六國裏少有的能抗衡秦國的。以上黨做厚禮獻給趙國,可以使趙國前來援救上黨,這樣本來韓國和秦國的戰爭,就變成了趙國和秦國的戰爭,秦國這股入侵的“禍水”,就可以引到趙國的身上,不管兩家誰勝誰敗,韓國到底是安全了。
這樣一來,趙國又麵臨了一個和當年閼與之戰前類似的問題:當年是救還是不救,現在是要還是不要?
表麵看,上黨這個重鎮戰略地位重要,現在韓國人白送過來,等於是一個免費的大禮包,自然不要白不要。但消息傳來,反對聲還是有的,比如當年主張不救閼與的廉頗,這次也主張不救上黨,因為秦國人不是傻瓜,老子辛辛苦苦打了半天仗,怎麼能讓你趙國過來吃現成呢?
大臣藺相如也持相同意見,認為接受上黨,就會引火燒身。但年少氣盛的趙孝成王不這麼想,怕人家來打,就不敢要地盤啦?傳出去我趙國的臉麵何在?要!秦國敢來搶,就讓他試試。
其實對於當時的趙國來說,要上黨還是不要上黨,都是有理由的。不要上黨,可以暫時避免戰禍,至少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如果接受上黨,就必須提前做好和秦國開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