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有理想
初登基的燕王噲,是個很有理想的人。
他的變法,口號喊得很低,但事情做得極多,特別是在考核官員等事務上,大膽學習秦國等國家的經驗,包括軍功授爵等製度,樣樣有樣學樣,燕國上下的變法,都十分地熱鬧。
然而和其他國家一樣,這樣的大刀闊斧,不可能不招來反對。但幸運的是,燕王噲信用的相國子之,是一位非常幹練的人物,做事說一不二,手段強硬簡潔,輕鬆鎮壓了好幾場舊貴族的反抗行動,裏裏外外的關係,都讓他打理得特別好,就連燕王噲也深有體會:有困難,找子之。
從表麵來看,燕王噲和子之的關係,十分類似秦孝公和商鞅那樣,屬於君臣魚水情深的典範。但事實上,兩者卻截然不同:商鞅哪怕再囂張,也絕不會動秦孝公的權柄。子之卻恰恰相反,他的人生理想,絕不是做個名垂青史的改革家,相反打算像田氏齊國那樣,借殼上市取得燕國的江山。
在燕王噲改革緊鑼密鼓的時代,燕國的大國地位和國家實力,也在蒸蒸日上。雖說依然不能和齊國、秦國、楚國這類大國相比,卻也成就不小,在他登基的第三年,還參加了列國一起對秦國的討伐,雖說無功而返,但燕國的大國地位,畢竟是上去了。
可畢竟沒有打來勝仗,燕王噲忙活一頓後,心思也逐漸冷下來。而子之取而代之的勁頭,卻是越發地熱。
話雖如此,但燕國畢竟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傳承的國家。哪怕是當年田氏代齊,也是數代苦心經營,一代代傑出人物運籌帷幄,最後平安奪權。像子之這樣的人物,雖說貴為高官,可論起工作才能,比商鞅、鄒忌這類同時期的頂級人物,差距還是好遠。要啥都沒啥,哪有這麼容易?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子之竟然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辦到了。
當時燕國大臣蘇代,也就是戰國縱橫家蘇秦的族弟,出使齊國歸來。正在渴望富國強兵的燕王噲,立刻叫來蘇代詢問,主要想問問齊國到底有多強,未曾想到這位蘇代,同樣也是子之的同黨,正好借這個機會,把齊國從頭到尾一頓貶,說齊宣王絕對沒有明天,因為他不信用自己的大臣,大王您如果要振興燕國,可不能學齊國啊。言下之意,就是必須重用子之。
這一頓香風一吹,立刻把燕王噲吹得茅塞頓開,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格非常軟弱的人,雖說擁有偉大理想,但確實缺少扛事的能力,自從蘇代這一頓宣傳後,燕王噲對待子之,更是各種信任有加,內政外交各類大事,都放手讓子之去辦。
要是說子之真沒什麼業績,卻也不盡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還開創了戰國時期的一大軍事改革:騎兵改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子之就開始嚐試組建新型的騎兵部隊,另外燕國自身的封建化進程,也是在他當政的時候越發加快,比如廢井田製、開阡陌、發展農業生產等國策,樣樣都全力推動,僅以工作成績論,確實勞苦功高。
燕王有理想
初登基的燕王噲,是個很有理想的人。
他的變法,口號喊得很低,但事情做得極多,特別是在考核官員等事務上,大膽學習秦國等國家的經驗,包括軍功授爵等製度,樣樣有樣學樣,燕國上下的變法,都十分地熱鬧。
然而和其他國家一樣,這樣的大刀闊斧,不可能不招來反對。但幸運的是,燕王噲信用的相國子之,是一位非常幹練的人物,做事說一不二,手段強硬簡潔,輕鬆鎮壓了好幾場舊貴族的反抗行動,裏裏外外的關係,都讓他打理得特別好,就連燕王噲也深有體會:有困難,找子之。
從表麵來看,燕王噲和子之的關係,十分類似秦孝公和商鞅那樣,屬於君臣魚水情深的典範。但事實上,兩者卻截然不同:商鞅哪怕再囂張,也絕不會動秦孝公的權柄。子之卻恰恰相反,他的人生理想,絕不是做個名垂青史的改革家,相反打算像田氏齊國那樣,借殼上市取得燕國的江山。
在燕王噲改革緊鑼密鼓的時代,燕國的大國地位和國家實力,也在蒸蒸日上。雖說依然不能和齊國、秦國、楚國這類大國相比,卻也成就不小,在他登基的第三年,還參加了列國一起對秦國的討伐,雖說無功而返,但燕國的大國地位,畢竟是上去了。
可畢竟沒有打來勝仗,燕王噲忙活一頓後,心思也逐漸冷下來。而子之取而代之的勁頭,卻是越發地熱。
話雖如此,但燕國畢竟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傳承的國家。哪怕是當年田氏代齊,也是數代苦心經營,一代代傑出人物運籌帷幄,最後平安奪權。像子之這樣的人物,雖說貴為高官,可論起工作才能,比商鞅、鄒忌這類同時期的頂級人物,差距還是好遠。要啥都沒啥,哪有這麼容易?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子之竟然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辦到了。
當時燕國大臣蘇代,也就是戰國縱橫家蘇秦的族弟,出使齊國歸來。正在渴望富國強兵的燕王噲,立刻叫來蘇代詢問,主要想問問齊國到底有多強,未曾想到這位蘇代,同樣也是子之的同黨,正好借這個機會,把齊國從頭到尾一頓貶,說齊宣王絕對沒有明天,因為他不信用自己的大臣,大王您如果要振興燕國,可不能學齊國啊。言下之意,就是必須重用子之。
這一頓香風一吹,立刻把燕王噲吹得茅塞頓開,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格非常軟弱的人,雖說擁有偉大理想,但確實缺少扛事的能力,自從蘇代這一頓宣傳後,燕王噲對待子之,更是各種信任有加,內政外交各類大事,都放手讓子之去辦。
要是說子之真沒什麼業績,卻也不盡然,從某種意義上說,他還開創了戰國時期的一大軍事改革:騎兵改革。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子之就開始嚐試組建新型的騎兵部隊,另外燕國自身的封建化進程,也是在他當政的時候越發加快,比如廢井田製、開阡陌、發展農業生產等國策,樣樣都全力推動,僅以工作成績論,確實勞苦功高。
當然,其間辦得最高明的,卻還是子之個人實力的培養,在燕國這樣一個弱國,比起齊、秦這樣的傳統強國來,權臣確實更容易取得成功,幾番強力改革後,燕國從中央到地方,子之的親信遍布,大小臣子們隻知道有子之,不知道有燕王的情景,更是變得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