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隻要大家認為是對的,那麼就是對的。實際上,如今的在很多方麵上“多舒服從少數”的觀點已經站不住腳了。就那當初伽利略著名的實驗: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裏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
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麼解釋呢?於是經過反複的實驗,伽利略發現亞裏士多德的結論是錯誤的,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係,他還向學生們宣布了這個結果,並且表示要在比薩斜塔作公開實驗。人們知道後都嘲笑伽利略,認為他一定會丟臉。結果呢,兩個重量不同的鐵球的確如同伽利略所說,從比薩斜塔落下後同時著地。圍觀的人們這才相信,原來像亞裏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從亞裏士多德的年代開始,人們便形成了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高處墜落後著地時間一定是重的在前輕的在後這樣的認識,從未做出過懷疑。於是在幾千年的發展當中,人們逐漸將此奉為真理,直到伽利略的出現。
為什麼伽利略會提出這樣的懷疑?因為他並不固執於原有的知識,會不斷進行思考,然後更新,最終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也讓大家明白了,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他所說的話也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認知,要不斷尋找真理,曆史才能不斷前進。
對於我們個人的一些認知,也同樣如此,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並不都是正確的,或許背後還隱藏著別的秘密,應該不斷尋找新的不同的地方,改變原來的認識。也隻有這樣,才能更清楚地看見真相,才能幫助自己更好地解決問題處理事情。
很多人可能覺得沒有這麼麻煩,太苛責自己,以為隻要跟著現實走就好了。可是,現實往往也有很多錯誤的地方。如果不更新認知,就會一直在錯誤中打轉,無法走出來。
不管是誰,無論身份地位年齡國籍膚色,都要不斷更新知識,不斷進行突破,超越從前。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不及時更新知識,那麼很快就會落後於人。隻有選擇有用的信息讓自己認知快速更新,才能夠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很多人覺得,隻要大家認為是對的,那麼就是對的。實際上,如今的在很多方麵上“多舒服從少數”的觀點已經站不住腳了。就那當初伽利略著名的實驗: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裏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生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