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積極型組合策略,是指以長期資金來滿足部分永久性資產的需要,而餘下的永久性資產和臨時性資產則用短期資金來滿足。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短期籌資與長期籌資的不同組合對企業的收益和風險產生的不同的影響。
企業資金來源大部分資金屬於長期資金,也就是長期籌資款,這部分資金取得後可長期使用,雖然風險小,但資金成本較高,會給企業帶來定期支付利息或發放股利的負擔。餘下部分資金是短期資金,也就是流動負債,這部分資金雖然成本較低、靈活性強,但使用期短、風險大。兩者可以說是各有利弊的,因此,在短期籌資與長期籌資的組合策略中,保守型組合策略收益與風險較低的;平穩型組合策略收益與風險居中;積極型組合策略收益與風險較高。因此,企業在選擇二者籌資方式的組合策略時,要充分考慮二者產生的資金收益和風險,盡量平衡,尋求最佳的結合點。
股權籌資和負債籌資
籌資方式根據權益的不同,分為股權籌資和負債籌資。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股權籌資,簡單的說,以發行股票、支付股息的方式籌集資金,就是股權籌資,這部分籌資資金又稱權益資金。權益資金是企業投資者的投資及其增值中留存在企業的部分,是投資者在企業中享有權益和承擔責任的依據,在企業的財務賬麵上顯示為權益資本。
了解了相關概念,那麼怎麼樣進行股權籌資呢?首先企業要是合法的股份有限公司,這樣才能擁有股權籌資的資格。然後,再考慮選擇股權籌資的方式。一般作為主要的股權籌資方式就是普通股籌資,也就發行股票。另外還有優先股籌資和盈餘籌資等方式。
為什麼說普通股籌資是主要的籌資方式呢?關鍵還是在於它風險小、沒有利息壓力、資金回籠速度快,並且發行股票,在社會和行業中產生的影響,是會無形中給企業帶來信譽的,能增強企業實力。具體如何發行股票,就是一個複雜而艱巨的過程了,這裏就不再詳細描述。
再說說什麼是優先股籌資,要了解這個,就要明白什麼是優先股票?
優先股票的所謂優先,首先是指在企業清算時對償付債務後所餘淨資產要求權的優先,也就說索賠權優先於普通股票。其次,是指股利支付要先於普通股票股利的支付。這麼看來,其實優先股籌資,有債券的特點,又具有股票的特點。
不管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股權籌資,企業的決策者都要注意不要隻看到股票發行後帶來的大量資金,還要考慮以下兩點,一是股權籌資的資金成本是較高,二是資金的控製權較容易分散。
負債籌資
再來說說什麼是負債籌資,簡單的說就是按期還本付息的一種籌資方式。按照所籌資金可使用時間的長短,負債籌資可分為長期負債籌資和短期負債籌資。這一點和前麵章節提到的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類似。如長期負債籌資的方式也是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具體的操作方式也是類同的,這裏就不再重複了。
負債資金是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企業隻憑自有資金,而不運用負債是很難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的。有些號稱沒有負債經營的企業,其實是不完善的落後經營思想。負債經營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營規模,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另外,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上講,負債經營可使企業得到財務杠杆效益、獲得節稅收益、可減少貨幣貶值的損失、降低綜合資金成本、提高企業股東的收益等好處。
當然,負債經營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點,如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的再籌資能力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因此,過度的負債經營是不可取的。按照資產負債的比率來說,一般若高於70%,就已經有些危險了。銀行是不會對高於70%負債比率的企業發放貸款的。這一點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在進行負債籌款的時候,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過分開采。
與股權籌資相比,負債籌資的優點表現為:籌集的資金具有使用上的時間性,需要到期償還;不論企業經營好壞,都有固定支付債務利息的義務,這就形成了企業固定的負擔,但其籌資成本一般比普通股等股權籌資的成本低,並且不會分散投資者對企業的控製權。
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
籌集資金的方式根據是否通過金融機構,分為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我們先來說直接融資,是指擁有暫時閑置資金的單位(包括企業、機構和個人)與資金短缺需要補充資金的單位,相互之間直接進行協議,或者在金融市場上,前者購買後者發行的有價證券,將貨幣資金提供給所需要補充資金的單位使用,從而完成資金融通的過程。
簡單的說,直接籌資的特點就是不經過任何中介環節,直接將資金提供給所需企業。直接融資所使用的有價證券,通常是非金融機構,如政府、企業、個人所發行或簽署的國庫券、公債、股票、公司債券、抵押契約、借款合同等債務憑證,這些借據或者憑證一般又稱為直接證券。
直接籌資通過以下四種方式:商業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和民間個人信用。
1.商業信用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提供的,和商品交易直接相聯係的資金融通形式。主要表現為一、提供商品的商業信用,如企業間的商品賒銷、分期付款等。二是提供貨幣的商業信用,如在商品交易基礎上發生的預付定金、預付貨款等。
2.國家信用是以國家為主體的資金融通活動,表現形式為:國家通過發行政府債券來籌措資金,如發行國庫券或者公債等。
3.消費信用是企業、金融機構對於個人以商品或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企業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費者個人提供房屋或者高檔耐用消費品,或金融機構對消費者提供的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