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各自感悟 發配萬獸(1 / 2)

一點春光三月天,青到峰口已千年。

明明隻是些許劍氣,卻教張玉山自那縱橫的靈力之中望見了歲月。

一座灰蒙高山在江小樓身後若隱若現,唯有張玉山神魂灌注鷹目印記之中方能看見,一邊朝著身後輕掠,張玉山一邊揣摩著這邛川劍道。

雖然未曾修習這一法門,但其源流張玉山心中有數,乃是取邛川山勢入劍,以山為劍,以劍為山,以此養成自己的劍勢。

這江小樓雖然入門不過一年時間,但其對於邛川山勢的把握卻是早入純熟境地,一出手就將這一抹山勢天成,歲月不老的意境涵蓋其中。

山勢崢嶸,劍勢嶙峋,張玉山也以劍相和。

此時他玉佩之中其實同樣躺著一把宗主所賜的靈器級別的靈劍,不過他依舊以那地上隨手撿拾的木棍出劍。

五氣鑄劍,木棍之上五彩斑斕,含混著張玉山精煉的靈力,各自涵養,和諧地將木棍鑄成靈力逼人的神劍模樣。

僅憑這一手對於五行之氣的操控,這先天道體就不愧於它的威名。

此戰乃是道術相爭,二人都默契地沒有動用多餘的靈力。

不過江小樓是出於保護師弟的目的,畢竟張玉山明麵上還是一個僅僅四重境的家夥。

至於張玉山……以他含混五氣的四重境,怕是築基一二重的修士也要吃虧。

兩劍相抵,山水相逢。

無聲的寂靜在二人中間展開,仿佛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之中,一山之間,卻是兩地不同。

張玉山的劍法,說實話,稀爛。

隻是當年以《鎮海歸元劍訣》入道,更多的是參悟金水二象,後來的九劫修法,更是以五氣星象為依憑,這劍招還真沒有登堂入室過。

於是乎張玉山打算一力降十會,以含混五氣的煌煌大勢擠壓江小樓所凝聚的邛川劍勢,猶如那洪波覆山川,想要摧枯拉朽地教訓教訓這位小師兄。

卻是不曾想這江小樓不愧是被掌教師叔看中的邛川劍道傳人,這一手劍勢雖小尤強,隻取邛川意境中“變”之勢,將張玉山這勢大力沉的一劍給撩撥開來,反手還送了一劍。

顯露於外的則是張玉山一根燒火棍寸寸崩裂,不過江小樓也是好不到哪裏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到底不過還隻是一個五重境小修士罷了。

張玉山收斂《五氣妙化訣》,經過此番運動,他對於此功法行徑也是有所感悟,若非是同這邛川劍道碰撞取經,光靠一味地打坐修煉顯然是達不到此種程度的,修煉一途,尤其是這等高深修法,愈發是重視動靜結合,這才是道之所在。

劍使完了,江小樓想要說些什麼,此刻心中同樣如張玉山一樣有著諸多的感悟,隻是他神魂未明,靈識有限,不知從何起,亦不知從何處滅,似乎有一道微弱的火苗在心間跳動著,隻是似滅未滅,不停地撩撥著他的心弦。

“這麼晚了,你二人在此舞刀弄槍的,可是把我的花兒都打落了……”

張玉山與江小樓同時一驚,江小樓臉上露出驚恐表情,比起他聽到小羽陰鴉的時候都要害怕,張玉山則是因為在他的神魂感知之中,說話這人竟然是毫無顯示,隻能聞其聲、見其形,卻不能照其神。